明朝晚期的文学家和戏剧家冯梦龙。(网络图片)
冯梦龙,字犹龙,是明朝晚期的文学家,戏剧家。南直隶苏州府常州县(今苏州)人。他自幼熟读四书五经,曾考取童生。但官运不顺,屡试不第,直至崇祯三年(1630年),在他五十七岁时才补为贡生,授丹徒县训导。崇祯七年(1634年)任宁寿知县,任期四年,1638年回到故乡。他兴趣广泛,多才多艺,二十多岁就创作戏剧。他笔耕不辍,一生写了三千多万字的作品,涉及经济,地方志,史学,文学,论着,戏曲,民歌等,最有名的代表作是“三言”白话小说,即《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2017年,中国北京银梦影视艺术公司,推出了电影《冯梦龙传奇》。编剧是邨云,导演高峰,主演阎维文。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冯梦龙当年从苏州至宁寿,由为文而从政的传奇经历。主要政绩是为当地人民“除三害”,即灭虎患,抗倭寇,禁溺女婴,表现他爱民,务实,清廉的高尚品德。其中也穿插了他与苏州名妓候慧卿(影片中,名为邵慧卿)的一段感情往事。
我从视频上看到了这部电影,下面叙述的故事,因是用我的语言记录的认知,观感,故称“随笔”:
影片序幕是明末崇祯七年,苏州吴县冯埂上村,黄历八月十五,在人们过中秋佳节热闹气氛中,影片主人翁冯梦龙在河边边走边想:“活到今天,才知道要的不多。三不朽,那也都是写在纸面,《春秋》云,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三不朽。”画面转入冯梦龙在书房写作,屏幕上继续显示他的心想字幕:“垂垂老矣,仍眷恋着世间的点点滴滴,恩恩怨怨,悟不出来的千丝万绪,悟出来的那一点点便写在了书上,了却了读书知礼的心愿。”
此时镜头转到了冯家大院内,家人热热闹闹的忙着摆香案,上水果,月饼等盘盏,接着家人在香案前叩拜,分吃团圆饼。然后冯梦龙吩咐家院冯唤:“准备东西,全家人到湖边去走月。”正待出门,忽然吏部文书到,送文书人宣读诰书。这诰书就是任命冯梦龙去福建宁寿县当县令的委任状。冯在送文书人走后,展看诰书。此时屏幕映出《冯梦龙传奇》片名。
接下来的镜头是在繁忙的刘家港码头上,冯梦龙在冯唤陪同下,来至码头,佣人将沉重的几个贴着封条的大箱子,抬上船,有人还嘟哝一句“有官船不乘,偏要搭乘鱼船。”正欲乘船前往赴任,岸边来了一行人,匆匆忙忙簇拥着一乘轿子。冯唤道:“苏松巡抚祁大人前来送行。”
这祁大人是冯梦龙的挚友,也是推他为宁寿县令的举荐人。他要登船送冯梦龙一程。船启航后,冯随口吟出一句“喜踏柔情水,哀愁结伴行。”祁说:“冯兄真是善感之人啊!”冯说:“冯某心思难有人懂啊!”于是二人在船上边小酌,边推心置腹。祁说:“你我既是手足,又是文友,当然知道为兄的心思了,活了一个甲子,仍旧抱着立德,立言,立功的宗旨。这立德嘛,仁兄算是人品中的上乘;立言你著书立说成就斐然哪;只是这立功,你鲜有成效,兑现立功并非为官,但是坊间总是拿此说项,谁的官大,谁的功高。熊师与我,荐你去宁寿做这个县令。”冯接着问:“是为了完成我的心愿?”祁以三个手指示意,冯说:“三不朽。”祁点头称是。并鼓励他说:“尽力做吧,不要留下什么憾事。”冯感叹的说:“这立功并非要为官,可为官必定要立功,这功十分讲究啊。”祁说:“我等的就是你这句讲究。”
与挚友分别后,帆船继续行进。他们下了水路又上陆路,来到福建建瓯城,这里是建宁府所在地。冯梦龙在这里交换了文书,冯梦龙坐肩舆,冯唤等跟随进入闽东山区,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的缓行,继续赶路。他在途中观看文书,得知寿宁建县一百七十八年,尚无县志,他决心为宁寿写县志。在山上突然遇到变天,暴雨即将来临,他们停止前进,立即搭帐篷避雨。冯梦龙在外察看,暴雨下,山石滚落砸伤了他的脚,众人将他搀回帐篷,采来草药给他止血。雨没停他又想上路,突然巨大山石崩落,幸好未伤人,天晴后,方知此处叫“鬼门关”,有三不能走:刮风不能走,下雨不能走,打雷不能走。随后他们继续启程,冯梦龙望着云雾妖娆,蜿蜒起伏的山峦,随口吟出:“峭壁遮天半,扪萝未得门。凿开山混沌,别有古乾坤。锁岭尽当要,临溪势觉尊。笋舆肩侧过,犹恐碍云根。”此时已经来到石门隘(ai)驿馆。在驿馆冯梦龙将诗作记在纸上,冯唤道:“这是先生来寿宁地界写的第一首诗。”刚收存好。这时来人报:“刘县令造访。”于是冯梦龙更衣,穿上官服到外面见刘县令。言谈中,冯梦龙得知,刘县令是在倭寇快进城时弃城而逃。一见面,刘就急于交印。冯问他:“你未曾与倭寇谋面,更不知县城中百姓如何……”刘忙解释说:“寿宁收入拮据,未曾有兵丁派驻,只有十几个衙役,我拿什么跟倭寇对挡呀!”冯梦龙问他:“还有什么要交待的?”刘答道:“就一个字,穷。穷山恶水,匪悍民刁。”刘匆匆交印上轿,一边走一边又探出头来补充道:“还有,恶虎伤人,盗抢之风盛行……”。冯梦龙惦念城内百姓遭难,令随行马上离开驿馆,继续前往县城。
此时镜头转到了县城里被倭寇抢劫后的场面。被洗劫后的县城,有的民众正在发丧,有的叫苦连天,市面一片狼藉,县衙被洗劫,门面被砸。民众见县丞戴营带领一些随行巡街,就哀求他为百姓做主。冯梦龙一行来到县衙,天色已晚,只有师爷一人见他,也不见其他人接应。当晚他们就地而睡,天明时戴营来到县衙,见冯梦龙等正在熟睡,又见他带来的贴着封条的大箱子,就用手试搬轻重,这时冯梦龙醒来,自我介绍说是新来的县令。戴营带着冯梦龙,来到一座荒凉的宅院。戴营说,这是万历年间戴镗县令曾住过的宅子,戴镗是个清官,自从戴镗走后,这宅院已经荒废多年无人住了,前任县令住驿馆,也不住这。冯梦龙说我就住这。冯在这里写下:“县在翠薇处,浮云似锦棚。三峰南入幕,万树北遮城。地僻人难到,山多云易生。老梅标冷趣,我与尔同清。”戴营说,前几任县令也说要做清宫,可是没有一个能做得到的。
戴营通知说:“官员们在县衙等候你去议事,轿子已经备好了。”冯梦龙说:“不乘骄了吧。能否请诸位带我走走,咱们边走边议。”
冯梦龙与众官员走在街上,来到裴记茶楼食坊前,冯梦龙叫他们当众汇报并倾听民众议论。冯梦龙得知宁寿确实存在“三害”。戴营当众汇报县财政开支,拿出账册给冯看,并说“县收支拮据无兵可养,倭寇肆虐,恶虎猖獗,都无计可施。”此时,本地山乡大户,也跪地诉说遭土匪侵扰,家境败落,无处安身。要求铲除匪患。慧卿跪地,诉说随父到此做生意,参与除虎患,其父与夫君均葬身虎口,她要求除虎患。有人见冯县令已年迈,甚至提出:“请大人趁早离开此地,让戴营做县令。”冯唤站出来说:“人在做,天在看,冯县令乃堂堂姑苏汉子,岂能未上堂就先打退堂鼓!”
冯梦龙走后,戴营,师爷和典吏三人在茶楼窃窃私语,师爷对冯梦龙能否胜任,将信将疑,戴营说他对冯梦龙不看好,典吏说,怎么说也动摇不了县令大人留下来的决心。(未完待续)
注释
肩舆,是古代有身份的人乘坐的代步器具,比轿子简易,适合走山路用。肩舆是有靠背的座椅,旁边用两根长杆固定,前后两个人用肩抬着行走。在四川山区有类似的器具,叫滑杆,是用藤椅和竹竿做成的,滑杆是普通人都可以坐的。
責任编辑: 李云飞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