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古语“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 音乐独特的养生功能(图)

 2017-07-31 12:0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古语有“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充分说明音乐对人们健康的重要性。
古语有“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充分说明音乐对人们健康的重要性。(图片来源:pixabay)

音乐是一种旋律,一种语言,一种心境,是“欢乐、悲哀、忧郁、幽默、愤怒……等情绪以声音形式的体现”,音乐的魅力可以抵达人的心灵、拨动人的神经,让人在流动的、玄想的体验中浇注心灵的药方,音乐以独特的形式反映了宇宙的本质,也反映了人类的心灵状态,它能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的身心,具有独特的养生功能。故产生了以音乐保健医疗为内容的“音乐疗法”,亦称为“音乐养生”或“音乐医疗”。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音乐养生源远流长

《易经》上“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正为说明我国音乐养生的历史悠久。医和大概是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音乐治疗专家,春秋时代,秦医和为晋平公诊病,就对音乐与健康的关系作过深刻论述。孔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也都对音乐养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如孔子提倡音乐应“中声以节”,庄子的“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的精辟论述其实已涉猎了音乐欣赏心理,荀子提倡礼乐治人、治国。

自唐宋以来,音乐空前繁荣,音乐的养生和治疗作用,被人所知晓,利用音乐治疗疾病已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深谙音乐之理的伟大诗人白居易在诗篇中有很多关于音乐养生的诗句,曾有诗《好听琴》曰:“本性好丝桐,心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诗句强调了音乐对人的心理调节功能。

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在《欧阳文忠公集》中记载:他曾因忧伤政事,形体消瘦,屡进药物无效。后来,孙道滋以“宫声数引”治愈了“幽优之疾”,欧阳修深有感触地说:“用药不如用乐矣。”这可以算是我国历史上以音乐治病的典范事例之一。

金元时期,四大家之一张子和善用音乐治病,如在《儒门事亲》中载“以针下之时便杂舞,忽笛鼓应之,以治人之忧而心痛者”等。他还提出“好药者,与之笙笛”,提倡学习乐器,以提高音乐素养来冲淡疾病的痛苦。

至明清时期,音乐疗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对音乐治病的机理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明代的张景岳对音乐疗法推崇备至,并对其治病机制研究颇深,他在《类经附翼》中对音乐疗法有专篇《律原》进行论述,提出音乐“可以通天地而合神明”。

明代龚居中提出“歌咏可以养性情。”清代名家吴师机,尤其重视音乐疗法的作用。他在《理论骈文》中赞曰:“七情之为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医家徐迪、万全、张潮均有关于音乐疗疾病例的记载。清代医书《医宗金鉴》更进一步深入地将如何发五音,五音的特点与治病的机理作了详细的描述。综观以上,音乐养生,在中医历史上可谓成就灿烂。

阴阳与音乐养生

阴阳学说是中古的哲学思想,贯穿整个中医体系的一个基本脉络,阴阳平衡是身心健康的基础。东汉《太平经》运用阴阳学说解释音乐的起源和养生意义,认为,音乐的发展是顺应宇宙万物阴阳相生、动静相应的规律的。对音乐的阴阳之理,我们可诠释为:高为阳,低为阴;大调为阳,小调为阴;强为阳,弱为阴;刚为阳,柔为阴;金革之声为阳,丝木之声为阴等。

音乐养生,恰是针对机体阴阳偏胜偏衰的属性,用音乐的阴阳属性来补偏救弊,从而协调阴阳平衡。如对阳虚寒证患者,可温阳散寒,选用活跃、欢快、兴奋、激情的音乐进行欣赏。

五行与音乐养生

《素问.阴阳应像大论》中将五音与天、地、身、心相联系,将角、征、宫、商、羽分属木、火、土、金、水,从而五音与五脏相通,有了“五脏相音”学说,即宫声入脾,商音入肺,角声入肝,征声入心,羽声入肾。

一般说来,宫调式和征调式色彩明亮,具有健脾、养心的作用,羽调式和角调式色彩上较暗淡,具有补肾、舒肝的作用,商调式介乎两者间,可使人感欣慰而有清肺之功效,因此根据不同的症情,依据五行学说选用适当的音乐可获得较好养生效果。

具体说:宫调乐曲,悠扬和谐,助脾健运,旺盛食欲。商调乐曲特点:风格高亢悲壮、铿锵肃劲,善治躁怒,使人安宁。角音调畅平和,善消忧郁,助人入眠;征音抑扬咏越,通调血脉,抖擞精神;羽音柔和透彻,发人遐思,启迪心灵

七情与音乐养生

《素问.阴阳应像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喜怒忧思悲恐惊,即被称为七情。而“曲调的变化摹仿心灵的动态”,音乐恰与人的心灵感受相融合。

对于在七情所致疾病中,音乐所起的独特作用,医家张子和颇有见地:“以悲治怒,以怆恻苦楚之音感之;以喜治悲,以谑戏狎之言误之;以恐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师之;以怒制思,以污辱欺罔之事能之;以思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动人耳目,易之视之。”七情和悦乃健康长寿之基,音乐正是通过意识情感的作用,对五脏的生理病理产生影响,用音乐“雪其躁心,释其竞心”,追求“淡泊宁静,心无尘翳”,达到养生的目的。

古语有“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充分说明音乐对人们健康的重要性。历史上用音乐治病的例子有很多。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勤于政事,过于忧心,导致形体消瘦,医治数次无效。后来,每天听古曲《宫声》数次,心情逐渐由忧郁转为愉快,不药而愈。

现在,五音疗法不仅会用于缓解精神压力、抗焦虑忧郁、治疗失眠等传统领域。还能协同震动、光电、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治疗痛症、脑瘫、功能性消化不良、原发性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显示出了广阔的发展潜力。对于健康人而言,在生活中应善于充分利用五音调节情绪,养生保健。

責任编辑: 心语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