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你常常健身却依旧头脑沉重,身体疲倦,甚至肠胃脆弱吗?如果是这样,或许你需要多些了解夏季该如何出汗。
网络撷图
从中医观点看,这样都是因为“阳气郁积在内无法宣发,进而形成寒湿”所致。
有中医师指出,夏天大家躲在冷气房里图凉爽,造成“阳气未宣发,反而在体表生出寒气”。
因为一分寒气,常伴有一分湿气,体内聚集的湿气没有排出去,在体表就会形成皮肤水肿,或长湿疹、发痒。
在关节处会造成四肢酸痛
在肠胃道会形成吸收不良的问题,久而久之则会造成营养不良,常常觉得身体沉重,甚至睡了很久也有睡不饱的感觉;因为阳虚(阳气不升发),头脑所需要的能量无法向上供应,所以会思绪不清、头脑不清醒。
为什么要重视“出汗”?
从西医看,出汗的生理功能只是用来“调节体温”,因为流汗后,皮肤温度平均可降低摄氏4度左右。
然而中医自古就有“出汗养生治病”之说,例如喝粥出汗、运动发汗、热水泡脚发汗等,甚至认为出汗可以通经活络,疏通血脉。一些中医师依据出汗的时间与状况,还可以判定身体的健康与否。
按照中医学说,夏天出汗,是给人体提供了最好的“除湿”机会。
经过了秋天的凉、冬天的寒、春天的湿,身体阳气已被压抑了半年以上,累积许多寒气、湿气。所以应该在夏天时,透过适当的运动,身体体表的温度上升、正确发汗,让末梢的微回圈打开,帮助体内排出这些寒与湿。
西方科学家最近也发现:在每个汗腺内均存在免疫球蛋白A,这种物质能阻止外界细菌和病毒从汗腺进入人体,出汗可以清洗毛孔,排出体内的铅、锶等致癌物质和其他有毒物质及废物。
夏日实用出汗指南
一、蒸蒸出汗,但不可淋漓
中医认为正常出汗应该是“蒸蒸汗出,不可汗出淋漓”。也就是说:可以看到汗珠,却不能让汗像下雨一样地流。不论冬、夏,完全不活动或是轻微活动下,出太多或太少汗都不好。
太多汗
1、自汗:白天不自觉地出一身汗。
原因:“实气太旺”或“阳气过虚”、“元气虚弱”。
治疗:“实气太旺”,宜饮食清淡,或吃些西瓜、水梨等食物。
“阳气虚”,要用补气的药,像是人参、粉光参等。
2、盗汗:晚上睡着了才出汗,醒了就不会出汗。
原因:体内的阴液不足。
治疗:服用“当归六黄汤”,或是吃点滋阴降火的药,像是知母、黄柏、黄连等。
更年期妇女可以吃点山药、野葛根、虾与牡蛎等食物。
紧张、压力大的人,可以用点菊花、牡丹皮、知母等药材。
太少或不出汗
原因:
1、外寒──天气或环境寒冷所致。
2、内寒──人体阳虚而无力发汗。
治疗:适度吃一些“辛味药”,让人体的“阳气”宣发。
二、夏天的“正常出汗”法
此外,中医养生理论也讲究“出汗要依照四时(季)做调整”:春夏养阳,可以运动出点汗。秋冬养阴,不宜过度运动,汗应该流少一点。
从“正常出汗”及养生的观点来看,建议夏天最适合运动的时间是早上5~7点,太阳才刚出来的时候,以及下午3~7点阳气开始转弱的时候最佳。
而在运动出汗之后,一要调整呼吸,吸气吸到脚底,吐气吐到头顶,且速度要慢,最好能到每分钟呼吸6次,甚至是一个呼吸回圈达半分钟;二是不要马上喝太多水。
三、由出汗自测健康
中医认为,从一个人出汗的时间、部位、气味及颜色,都可以看出身体异常的端倪。
1、出汗时间:白天不正常出汗属于“阳虚自汗”;晚上不正常出汗属于“阴虚盗汗”。
2、出汗部位:“头汗”过多可能是脾胃有湿热,或暴饮暴食后的“积食”;老人及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多半是因为气虚所致。
“手足心多汗”多半是阴虚,也可能是胃热或热症。
“心窝、胸口多汗”多半是因为思虑过度所导致的“心脾虚弱”。
3、汗的气味:汗味腥臭多与热证或湿热有关,一般属于“肝热”。
4、汗的颜色:黄汗、红汗或黑汗分别代表身体不健康的征兆。
四、出汗过多如何预防中暑?
夏天要流汗才算健康,但是流汗过多,造成阳气太过消散,也对身体不好,甚至脱水、休克。
所以预防中暑(湿热未散)格外重要,如果在夏天有较大的运动量,或较长时间晒太阳之前,建议先吃些生脉饮,或补中益气汤。
而吃些西瓜、丝瓜及莲藕加牛奶等饮料,也是不错的夏天保健饮料。不过,体质或肠胃过于虚寒的人,以及妇女月经期间不宜吃西瓜。
五、夏天正确吹冷气的方法
1、温度:一般在摄氏26~28度最佳。阳气盛的年轻人或小孩,冷气的温度可以再调低一些。但年纪大、阳气虚的人,则温度不宜太低。
2、穿着:有过敏体质的人,最好穿着薄的长袖、长裤。
3、其他禁忌:
避免频繁进出室内外。
出完汗先擦干再进入冷气房。
避免在冷气房中运动、吃麻辣锅引发出汗,造成阳气虚衰,无法产生抵抗力与回圈力来保护人体。也不要在冷气房吃冰冷的食物、饮料,在体内产生寒气,使得阳气被过度压抑。
4、时间:每天至少开窗1小时,让空气充分流通,避免孳生病菌及霉菌。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