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四大银行两万亿存款流失 去向哪里?

 2012-11-04 12:1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3

近日有消息称,四大行10月份存款流失额(负增长)近两万亿。存款流失到哪里去了?存款搬家为哪般?种种迹象表明,银行存款的主要流向正是影子银行体系。商业银行面临着影子银行日益激烈的压力,存款流失已不容小觑:一是影子银行对银行存款的竞争;二是防范影子银行行为所带来的存款流失。

从财新记者了解的一个事实,即可知晓大行面临的压力。中行从二季度开始,一直在着力争夺核心存款,压降高成本负债。三季度以来,已对表外理财和协议存款进行了压缩,很多到期的项目不再继续,令其资本成本有所下降。据悉,压降规模在3000亿元以上。假设四大行都有此类行动,压降规模当在万亿元以上。

所谓协议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或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规定,针对部分特殊性质的中资资金如保险资金、社保资金、养老保险基金等开办的存款期限较长、起存金额较大、利率、期限、结息付息方式、违约处罚标准等由双方商定的人民币存款品种。该存款可作为存款类金融机构的长期资金来源,不属于同业存款,应计入存贷比指标。

根据央行调查统计司的一份内部研究报告如此定义,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包括商业银行表外理财、证券公司集合理财、基金公司专户理财、证券投资基金、投连险中的投资账户、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小额贷款公司、非银行系融资租赁公司、专业保理公司、金融控股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票据公司、具有储值和预付机制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有组织的民间借贷等融资性机构。

如上所述,中行压降的正是影子银行体系。近日,中行董事长肖钢在《中国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分析称,目前银行发行的“资金池”运作的理财产品,由于期限错配,要用“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兑付,本质上是“庞氏骗局”。此言引发银行界哗然。

其实,这是一个硬币两面,理财产品既帮助了银行吸储。但不利之处在于:一来推高了资金成本,在利益链条上银行将蛋糕分与他人;二来形成了相互之间风险渗透的信用链条,开展类似银行业务可能转化为信用风险。这也不难理解中行会有上述举措。

如财新《新世纪》上期封面文章所说,这是个击鼓传花的过程。地方融资平台从银行贷款有困难了,于是借道信托、理财产品、券商、基金等渠道,以基建信托、城投债等方式延续资金供给。

根据银监会的内部统计,就理财资金投向而言,投向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同业存款的占60%以上,债权类项目类融资(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票据资产、银信合作等)占25%左右,高风险、高收益型权益类资产占10%左右。

这是个资金不断接棒的过程,资金来源已从安全性较强且价格低的银行资金,逐渐转化为风险承受相对高且价格较高的信托等非银金融机构,操作的手段是以加入了衍生元素更加复杂的产品结构、更为隐秘的操作路径,让高负债的项目重新包装后悄然进行。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财新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