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看中国配图)
妈妈帮妮妮(假名)洗澡时,发现她粉嫩的右大腿上有个五十元硬币大小的瘀血,心痛得揪成一团,厉声问道:“是谁把你弄成这个样子?”
妮妮不知是被妈妈吓到,还是因为大腿疼痛,脸上露出惊恐痛苦的表情,噤不作声。妈妈看在眼里,疼惜不舍之心越是强烈,马上想到幼儿园里天天和妮妮腻在一起的小男生,问道:“是不是融融(假名)弄的?”
看到瑟缩的妮妮,妈妈决定改变策略,动作轻柔的指着妮妮腿上的瘀血,柔声问道:“乖!没关系,告诉妈妈,这是不是融融弄的?”妮妮轻轻点了点头。
发现温情策略奏效,妈妈乘胜追击,继续问:“融融是用脚踢你,还是拿东西打你?”妮妮用胖胖的脚丫踩着水,小小声说:“踢!”妈妈一听,神情激动的追问:“在哪里踢?”妮妮看着浴缸边的马桶,轻声回答:“厕所。”
安顿好妮妮上床睡觉,妈妈按捺不住心中的熊熊烈火,一通电话追到国外,气极败坏的对着出差在外的爸爸陈述家中小公主在幼儿园被霸凌的经过。被家事、公事双面夹击的爸爸明快指示:“明天到学校了解真相。”
孩子会说谎吗?
妮妮走进幼儿园,一看到融融,完全忘了她是“受害者”的身分,亲密的腻着融融。两个人靠在一起,叽哩咕噜的说着只有他们能懂的话题。但妈妈可不像妮妮那么容易“捐弃前嫌”,心中的怒火催促着她立刻找园长主持公道。
园长听完妈妈的指控后,吓出一身冷汗,急着辩驳:“怎么可能?妮妮和融融是好朋友,做什么事几乎都腻在一起;虽然偶尔有小争执,可是融融从来没有对人动粗的纪录。”妈妈的情绪不但没有被同理,反而遭到质疑,因此火气不禁又冒了上来:“你是说妮妮撒谎吗?那么小的孩子是不会撒谎的!”
园长惊觉事态严重,忙着收拾残局:“妮妮妈妈,你先不要急。园所从第一个小朋友进门后,到最后一个小朋友离开前,每个角落都有监视录像机,我们先看过昨天的录像带,再下结论也不迟。”
可是妈妈的脑袋已被“小孩子不会撒谎”的念头占据了,再好的建议都无法成功闯进脑内,做进一步沟通。最后,园长只好弃械投降,半哀求的说:“那么请专家来跟我们一起坐下来谈好吗?”
没想到祭出专家牌意外得到妈妈的首肯,我也意外的参与了这个事件。
没想到“专家”这个头衔还有安顿身心的效果。妈妈在畅所欲言后,心情似乎平复许多,但依然坚持:“小孩是不会撒谎的!”
这时,专家只好善尽职责的站出来说:“小孩不但会撒谎,而且实验发现,才六个月大的婴儿就懂得耍心机,把爸爸、妈妈骗得团团转。”
看到妈妈睁大眼睛,我也抓紧机会,厘清一些观念。
欺骗认知发展三部曲
根据研究结果发现,孩子在幼儿园阶段的谎言大多是夸大其词、过度渲染事实,或是对幻想与事实混淆不清,有时会把心中的期望当成事实说出来,而变成一种“纯真”的谎言。
可是当孩子进入小学以后,因为言语认知的发展,加上在校内与同侪间的竞争,孩子的谎言往往会有损人利己」的欺骗行为,例如:为了避免受到惩罚,以及争取自己的权益,会刻意散播谣言中伤、打击他人等。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由于对“诚实”定义的了解,以及对道德规范的认知发展不同,使得孩子对“欺骗”的认定有三个差异极大的认知发展层次:
一、“皮鞭认知”阶段
如果欺骗、撒谎被大人知道,就会受到惩罚,因此孩子才认为欺骗、撒谎是不对的行为;相反的,如果没有惩罚,他们会认为欺骗是无伤大雅、被大众认同的行为。
二、“绝对认知”阶段
对欺骗行为绝不认同,即使没有任何规范和惩戒,也绝不允许欺骗他人。
三、“感情认知”阶段
已经认知到人际的互动是依靠信赖而产生,彼此须诚心相待,才有最真摰的情感回报。此外,因为孩子对法律也有所认识,若因欺骗行为而侵犯到他人权益,伤害对彼此的信赖、尊重及感情时,就是不良的行为。
真相大白
看过监视录像带,真相终于大白,是妮妮玩得太忘形,不小心撞到小木马了。妈妈满脸尴尬,又满心疑惑的问:“可是,妮妮为什么要说是被融融在厕所里踢的呢?”
“其实这个大乌龙,妈妈要负最大的责任呵!”我说,“因为你用诱导式的问法,当然会得到这样的结果。”
“什么叫做诱导式问话?”妈妈瞪大眼睛。
唉!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讲明白,但因篇幅有限,只好留待日后再专文探讨了。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