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由中国政府所有,政府是土地的最大和单一所有者,这是垄断。所以,普通老百姓只能支付高价购买70年使用权(很可能在大约30年或者更短时间之内被拆掉。见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30年”的报道),后面据说还要付房产税。有关系的个人,有关系的外资和内资,还有大的外资,却很可能免费或者很低的代价得到土地。土地这一生产要素仍然属于计划经济体系。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貌似遵循市场规律。好像中国的劳工太多,所以价格一直上不去。但最关键的是:中国的雇员不能集体协商和谈判工资,工资价格因此被人为压低。集体谈判工资这一机制太强大了,我在澳洲深有体会。如果富士康80万员工可以集体和管理层谈判薪酬,富士康就不会是血汗工厂(尽管据说其工作条件已经是不错的了),富士康N连跳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仍然是计划经济体系。
还有资本。新股发行需要证监会审批,因此私人上市公司数量远远低于政府所有上市公司数量(二者的比例大约为1:2,但私人部门占城镇就业的比例为 75%,占GDP的比例约为50%)。IPO 2009年之前完全是计划定价(最近有些微的改革)。至于企业融资的的大户银行贷款(截止2010年7月份,沪深股市的融资额仅为不到5000亿元,远低于银行系统6万亿的新增贷款),商业银行利率由央行直接控制,因此债务资本市场更是赤裸裸的计划经济。中国的资本市场仍然基本上是计划经济体系,并且最大可能的压低价格。
人民币交易市场主要在上海,中国央行是最财大气粗的交易商。海外的人民币数量很少,不足以形成离岸外汇市场(香港市场的规模很小)。不像美元,在世界各地都有市场。有中国的经济学家指责美国是最大的汇率操纵国,那么就完全放开人民币在海外的流通吧,之后的指责应该更理直气壮吧。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也是计划经济行为。
改革开放了三十几年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基本生产要素和出口价格还是由政府控制,还有广泛存在的补贴和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区别对待,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仍然是计划经济体。
截至2009年5月,新西兰、南非、东盟十国等97个国家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些小小或/而且穷的国家,中国出口的低价商品对它们有莫大的诱惑力。而欧盟、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至今没有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如果想取得世界主要经济体包括欧美日,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中国需要在生产要素等各个领域实质性的推进市场化改革。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欧美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