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六郎本名杨延朗,后因避皇帝赵玄朗的讳,改名延昭,为北宋名将杨业的长子。五代时北汉天会元年、后周显德四年(957年)出生于山西太原城。他的父亲杨业二十六岁时在北汉已居官六、七年,杨六郎青年时代是在北汉度过的。他是否参加过杨业在北汉为将时抗辽的战斗,史书无记载,但杨业说过“此儿类我,每征行必以从”(宋史•杨业传)的话,可见杨延昭的青年时代是随着父亲参加过战斗的。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契丹贵族又一次向宋朝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宋军节节失利。当时杨延昭正守卫遂城(今河北徐水县东),九月初,辽军攻遂城,杨延昭等人飞书告急,请求增兵为援。河北大将傅潜畏怯不敢出,遂城遂为辽军所困,辽军攻围甚急。杨延昭指挥部队将辽军一次次打退,萧太后亲临城下,自执桴鼓督战,矢飞如雨,危势并不稍减。此时,城中守军不满3000,众心危惧,延昭则从容自若,悉发城中居民丁壮登城,被甲执械,日夜护守。一直坚持到十月间。时当初冬,本不甚冷,适值寒潮,气温骤降,杨延昭命城中军民汲水浇灌城墙,一夜之间城墙变得又坚固又光滑,辽军攻城不下,只好绕过遂城进攻别处。这次战役结束后,杨延昭等即威震边庭,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宋真宗特意召他询对边策,并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
杨延昭的史迹在北宋雍熙三年(986年)伐辽的战争中开始有记载,当时他已二十八岁。宋军分山西、河北两线进攻辽军。西路主帅是潘美,杨业为副帅,杨延昭为先锋,在雁门关外进攻江军,节节胜利,收复了许多城池。东线由宋太宗亲自率领,在高梁河大败南撤。大批辽军压到西线。由于潘美妒忌杨业功高,有意倾害,使杨业孤军陷人重围,潘美按兵不救,杨业在雁北朔县狼牙村战斗中,中箭被俘,绝食三日牺牲。杨延昭突围后,于八月间以丁父忧回到河南郑州。
杨延昭丁父优三年释服后,在端拱年间(988-989年)出任高阳关路景州知州,天津市海河以南及静海县在北宋时是沧州的清池县,景州在当时并非州一级的设置,是沧州的州治所在地。当时辽对宋采取越界骚扰的破坏性战略,河北前沿地带人民深受其害。咸平四年冬,契丹再发兵寇边,杨延昭与杨嗣共守保州,设伏兵于遂城西北之羊山,待辽军攻城,即以少数骑兵自北诱之,且战且退,至羊山下,伏兵四起,尽歼辽军。杨延昭以此功升任莫州团练使,这就是著名的“羊山之伏”,当地居民为纪念这一胜利,因改羊山为杨山,或曰“藏兵山”。
景德元年(1004年),辽圣宗、萧太后率兵大举南侵,一直深入到黄河北岸的澶州,宰相寇准信赖杨延昭等名将,力主抵抗。杨延昭当时上书建议,乘辽兵大举南下之际,出兵取幽、易等州,但宋真宗根本没有挫败辽军的信心,杨延昭的建议没有被采纳。澶渊之盟订立后,杨延昭以为国耻,乃拒绝朝廷“勿伤北朝人骑”之命,与张凝、石普等痛歼辽军游骑不止。及辽军北退又不顾朝廷“勿追契丹”之命,独率所部万骑,进抵辽朝边界,破古城(今山西广灵西南)。景德二年杨延昭升任莫州防御使,并出知保州,后又任高阳关路副都部署,主持河北一线的边防。
景德二年(1005年)朝廷论功,杨延昭以功绩升莫州防御使。同年经宰相寇准荐举,任保州知州兼沿边都巡检使,紧接着就升任高阳关路副都部署(或称都总管),成为高阳关路的最高军事长官。杨延昭从此成为河北前沿的总帅,统兵数万,防守天津至太行山下一线的边防。高阳关、益津关、瓦桥关是河北边防的重要关口,都在杨延昭的管区之内。晋、冀民间流行小调《小放牛》有“杨六郎把守三关口”的词句,是有历史根据的,当视为杨延昭的口碑。
杨延昭是一个爱国将领,“智勇善战”,在他镇守河北前沿边防的后半生中,多次打败了辽兵的骚扰,为河北(包括今日的天津)人民立下了功劳。他“不问家事”,将所得的薪傣都搞赏了部下,自己生活“与士卒共甘苦,遇敌身先”,有功推给部下,官兵皆愿服其指挥。当时辽国很怕他,称他为“六郎”。据说古时六郎星是主将的,辽人把杨延昭看作天上的星宿,而并不是他是杨业的第六子的意思,杨延昭把一生心血倾注在河北的边防上,因为宋真宗起用投降派王钦若为相,压制抗战派,杨延昭的抗辽大志不能实现。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正月七日,这个威震辽邦的爱国将领,满怀忧忿心情死在边防线上,卒年五十七岁。
杨延昭镇守河北边防十五六年期间,辽兵骚扰较少,这一带人民过着比较安定的生活,他死后,人民十分怀念他,当他的灵框运走时,送行的人民“望枢而泣”,就连敌方契丹人也举哀致敬。
http://bbs.secretchina.com/viewtopic.php?f=48&t=7038
- 关键字搜索:
- 风云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