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很震惊:让你意想不到的加拿大香蕉人(图)

 2010-05-13 21:5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4

我们常听人提起自己是华侨,华裔等,那大家知道这些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么?原来华侨指的是出生在中国,但后来出国移民了的华人,华裔指的是出生在国外,生长在国外的华人,我们不难想像两者之间的关联与区别,关联就是先有了华侨,再有了华裔,但区别就是,华侨显然对中国更有感情,我想每个人都会对家乡有着深深的眷恋,而对华裔来说,他们对于中国的概念就是一个名词,他们的故乡就在他们的脚下,无论父母如何的希望叶落归根,对华裔来说,他们的根早已经扎在生养他们的这片土地里了。

所以,出生在西方国家的亚裔人群被称为香蕉人,因为他们就像香蕉一样,里白外黄,拥有西人的思想,却披着黄种人的肤色。而加拿大的华裔更被简单的称为"CBC"(Chinese born in Canada),而作为留学生我曾经非常羡慕这些人,因为他们说了一口地道的英语,更因为他们都是第二代移民,他们的父母和朋友都在加拿大,他们在这里有个家。那他们是一群怎么样的人呢?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和白人同学的思维模式更为相像。对于艺术的理解和创造都是北美的方式,街头文化,波谱艺术等对他们的影响很巨大,但是,他们虽然和西人有那么多共同之处,我却明显发现,CBC们似乎更加喜欢和"自己人"待在一起,他们管刚刚来的亚洲人叫"fob"(贬义词,有点像外来的土帽儿的意思),但是,又觉得真正的西人好像不能彻底理解他们的,只有和CBC在一起,才能真正深度的沟通。这点,在男生之间似乎更加明显一些。在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黑人扎一堆,白人扎一堆,然后CBC和"fob"虽然都是亚洲人,但是却分属于不同的圈子。当然,中国古人早就说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觉得这一点都不奇怪。过去,我对CBC的理解就是--黄皮肤的外国人,懂礼貌,但是不那么容易亲近。

没想到,在学校里,我没有机会接触很多香蕉人,但是走上了社会,我却机缘巧合的对香蕉人有了深入的了解。

首先,是我的工作,我是教美术的,而我的学生大多都是土生土长的CBC,他们中有些人是大陆移民的孩子,有些是香港移民的孩子,还有一些,是中国人和白人的混血儿。语言方面,所有孩子的主要语言都是英语,大多数孩子都至少会一门以上的中文(普通话,粤语,甚至方言),当然也有一些孩子不会说中文。但是,绝大多数孩子都是不识字的,至少不能读书看报。而很多家长告诉我,他们移民其实就是为了孩子,为了让孩子能有一个快乐的成长环境,国内的环境对孩子的压力太大了,他们自己经历过了,所以才不能让孩子再经历一次,而在我眼中,这些孩子和国内的孩子比也真的是太幸福了。他们每个人都拥有大量的游戏机,玩具,而小学里基本没作业,也根本不存在升学压力,和国内千军万马勇闯独木桥的竞争压力相比,这里的孩子就算是到了世外桃源了。这样看,父母的选择是正确的。

他们都是小小CBC,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天真无暇,此时,他们眼中没有种族的概念,他们和其他人种的孩子打成一片,他们比国内同龄的孩子比起来更加简单,比如,我有两个学生,都是五岁,一个是出生在这里的CBC,一个是刚刚从国内过来的,国内刚来的孩子和我说:"老师,我爸爸叫我好好学画画!"另一个 CBC女孩就问:"你是不是以后要做一个大画家?"另一个女孩说:"不是,我爸爸说,他帮我付了很多钱学画画,我不好好学,钱就浪费了。"我看见那个 CBC女孩皱着眉头,一副不解的样子,我想她也许是不明白钱的概念,也可能是不明白钱和画画之间的关系。我想,出现这样的想法差异和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但也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那么CBC的孩子是不是永远那么天真无邪,幸福快乐呢?下面的故事就可能为各位家长敲响警钟了。当孩子过了儿童期,就到成了青少年,这个时候有很多新的问题,我想其中就有很多家长想忽略却不得不直视的问题,那就是爱与性。西方国家的孩子,爱与性的早熟是众所周知的,很多中国大学生才面临的问题,这里高中生已经面临了,性在加拿大的高中已经是一个很开放的话题了,而恋爱的问题就提前到了初中里,我想这不仅仅和教育有关系,和人种饮食也很有关系。白人和黑人孩子比亚洲人更早的发育成熟,而亚洲孩子在同辈的压力(peer pressure)下,也要面临同样的问题。此时,他们突然发现两件事情,第一件,男生和女孩之间不再是互相讨厌的关系了,有时女生会觉得哪个男生很 cute,男生会觉得某个女生很attractive。第二件事,他们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肤色,某个肤色的男生或女生可能更加吸引人一些。此时, 对他们来说,人种还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但是,通过主流媒体和主流文化的影响,他们对于自我以及其他种族认识有了很大的改观。我们打一个具体的比方,世界上对青少年影响力巨大的青春偶像明星里(我们这里不提成人世界里受欢迎的功夫明星),几乎是没有黄种人的,比如,前段时间的Jonas Brothers和现在正在风靡的Justin Biever,他们让所有的少女为之疯狂。如果说,我们从电视上还可以看到一些黄种女孩的正面形象,比如,一些时尚节目的主持人和电视剧的女主角等,那正面的黄种男生形象就是几乎没有。即使有一两个黄种男生出现在电视里,都是一些带着眼镜的书呆子形象,我们称这些为racism和stereotype,可我们也没有办法 。

这样的媒体宣传给我们的亚裔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以下就是我和一个十三岁CBC女生的真实谈话。

Jenny:"我们学校的Mark实在是太cute了,每个女生都在讨论他,他是意大利裔的。"
我惊讶地说:"所有女生都喜欢白人男生么,不喜欢亚洲的男生么?"
Jenny 平静地说:"亚洲男生?不可能,别人怎么想我不知道,我这辈子只嫁白人,绝对不会嫁中国人。"
很震惊,一个十三的女孩已经想到这个问题了,我接着问:"你为什么那么不喜欢中国人呢,你自己也是中国人。"
Jenny辩驳说:"我不是不喜欢中国人,我只是不喜欢中国男生。而且,我是加拿大人。"
此时的我有了些许激动,试图想说服她:"那你的爸爸是中国人,你将来的儿子也是亚裔。"
Jenny却平静地回答我:"我爸爸是中国人,这我没有办法,但是我将来的孩子是白人和黄种人的混血,他就不是中国人。而且,你没有觉得中国男生和中国女生受欢迎程度有很大不同么,我很高兴,我是一个亚裔女生。"

我没有继续和她争辩这个问题,因为我已经完全被这个女孩的想法震撼了,我开始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当这个十三岁的华裔小姑娘Jenny在我面前直白地表现出对自己族裔的歧视,并且坦荡地告诉我,她这辈子非白人不嫁的时候,我不难看出,她对中国不但没有任何感情,而且如果可以,她希望可以抹杀去她是华裔的所有证据,可是,这一切在我眼中是一件极其讽刺的事情,因为这个外貌可爱的女孩长着一张纯正的东方面孔,细细的丹凤眼,短睫毛,黑眼睛,黄皮肤,高颧骨,圆脸盘,人类学家会自然的把这样的面相划分到现代蒙古人种,但是,她却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和亚洲没有关系,即使有关系,她也要通过各种方法去否认这种关系。比如,她只交白人朋友;即使她会说中文,在你用中文提问时,她也会拒绝回答。

如果说她的父母是政治难民,我觉得这样的情况可能容易被理解一些,可是,我知道,她的父母以前是中国的大学教授,受过高等教育,在国内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尊重。而且,他的父母多次表露想回国发展的心迹,但因为孩子得知以后,如临大难,所以没有成行,所以,这样的想法应该不是她父母灌输的。

我突然想到,其实每个人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都会采取她认为最有利的方式去适应,而不是去抗争。这个孩子在我眼中,她歧视自己自身的族裔,这样是不对的,但她这样做,也许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让主流社会去接受她,这样就更加容易去融入这个社会,她觉得自己是地地道道的加拿大人,所以她不需要对别的任何国家有感情,这样想其实也没有错。加拿大和美国都是人种和文化的熔炉,每一个人都来自不同的种族和国家,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他们在异国相会,学会在包容中共同生存,而他们的下一代就会把这个国家当成自己的祖国,从此在这片土地上开枝散叶,这样的新生力量才是这个国家的动力所在,最后这些后代们组成了新的本土文化,这个国家也就有了凝聚力,而这,就是一个移民国家的存在方式,所以,Jenny对自己族裔漠视,也可以说明她是一个移民国家里的成功教育案例。她一定能比一些不会说英语的第一代移民,生活的更加丰富多彩。即使她的父母不喜欢她对中国的态度和言论,但是作为父母,最愿意看到的还是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想这也是很多移民家长不想干预子女对自身族裔看法的重要原因。

来源:北美时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