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共有大约282所孔子学院,不少人认为这些孔子学院对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有一定作用,但最近《时代周刊》的一篇文章提出“孔子学院谁买单”的问题,并表示有学者对把孔子学院办成“普通的汉语推广班”感到失望。
《时代周报》是广东出版集团下属的一家综合刊物。该刊物最近一期的头条是题为“时代议题:孔子学院,大国慷慨为哪般”的文章。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两点:一,中国“在海外办孔子学院的花销,主要由国家拨款”,而某些部门有从中渔利之嫌;二,有学者对把孔子学院办成汉语推广班感到不高兴,认为孔子学院的教学内容应当有一定深度。
旅美学者谢选骏表示,为了就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最好要知道中国在海外办孔子学院的缘起。他说,中国办孔子学院,类似于80年代德国在北京办歌德学院,“实际上它是跟西方学的,并不是跟中国古代的什么书院学的。中国古代书院都有独立的精神啊,都是私人办学,这孔子学院不是这样,它是跟德国的歌德学院学的。我记得是1985年前后,德国在北京的第一外国语学院设了一个歌德学院。他们当时租了半栋楼,然后它里面装修是按德国标准,材料都是从德国运来的。很漂亮,很先进。所以,它这个孔子学校实际上是从歌德学院模仿来的一个东西。那么,歌德学院当然它也传遍德国文化了,只是用歌德来命名。它也不可能都教歌德的诗、德文别的都不教也不可能。也不可能只教歌德的精神,那还得教点儿别的东西。所以这是一个名头。那么孔子学院我想也是这样,是个名头。以孔子学院这个名义呢,模仿歌德学院然后呢到海外去教汉语。我们建一个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也要用一个私人来命名,如果不叫孔子学院,难道叫秦始皇学院?或者毛泽东学院吗?这显然是不行。所以还是孔子学院显然比较恰当。因为孔子不管怎么说他是个文化人。他是个知识分子,那就跟歌德差不多。而且他在国际上的影响应该说比歌德的影响更大。他比歌德代表德国其实更能代表中国。”
谢选骏说,如果中国有的部门从对孔子学院的拨款中渔利,那是制度缺陷造成的,今后应该加强经费监督:
“中国它应该是司法不独立的。那么这么一来呢经费得不到监督,所以就变成一些中饱私囊或者的话往海外派遣一些自己的关系户啊,或者是浪费啊,这种东西就挂上钩了。”
谢选骏表示,在海外办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扩张的一个步骤。他认为,孔子的学说对于中国和世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要恰当地把握儒家学说在孔子学院教学中所占的比重:
“就是说作为文化扩张的一个步骤是必不可免的或者叫文化交流也是需要的。中国需要不需要儒家学说?世界需要不需要儒家学说?我认为需要。不仅现在需要,而且过去需要,将来也需要。这个就是人类的知识嘛,是吧。儒家学说和别的学说都是。所以我们都需要。问题就是给它一个什么位置?它占有多大比重的问题在教学内容中。关键在这儿大概。这个是大家会讨论的。所以有人说儒家学说根本不应该传播,应该把它消灭了,那不成了文革了嘛。”
这位学者说,孔子的学说与等级社会相适应,但具有一定的合理成分:
“孔子呢倡导一种社会秩序。这种社会秩序就叫做礼制。或者现在人把它看成一种等级制度是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这个呢和后来秦始皇提倡的说绝对君权是不一样的。君要像君,臣才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他是强调人的权力和义务是对等的。你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那么在这点上说呢,儒家的学说呢,它有它的合理成分。”
侨界知名人士张闻选表示,在海外建孔子学院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
“我觉得这个孔子学院挺好嘛。在宣传中国,在宣传孔子教学。能让国外人对中国不见生啊,不害怕。这本身就有很大的意义。中国的四千年来,就是最近200年来是中国穷。以前都是中国最富的国家,最强的国家。”
张闻选说,孔子学院教汉语也是一件好事:“我的想法是这样子,你要做一个中文学校,孔子学院你要做点事情,当地人喜欢的。这都是从基本开始。你花钱不太多的话,我觉得反而是好事。”
学者谢选骏表示,在两千五百年的中国历史上,儒家学说在大一统时代就会受到推崇,而在乱世就会遭到挞伐,将来儒家学说在世界的遭遇也差不多会是这样。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时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