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个语言习惯,爱给自己尊敬或敬畏的人或事物冠以"老"字,譬如老子、老爷、老虎。朋友们,你可知道有一种受人尊敬的职业也被冠以老字?别说是老板啊,老板不是职业,当然旧时拉车、套车的车老板儿除外。答案是老师。
中国人说"天地君亲师",师虽叨陪末位,所依仗的却是真正的实力。
"师"是个会意字,从帀从吕,帀是包围意,吕是小土山,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其本义是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周礼》上说:"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后来师泛指军队,现代军队中还有师,隶属于军,下辖几个旅或团。
"师"除了这个本意,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指"老师"了。为什么叫师呢?大约古人觉得教学生就跟率师打仗一样,需要极高的战略智慧。韩愈《师说》中讲:"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那为什么又叫"老师"呢?有两种说法:
一说"老师"原是宋元时代对地方小学教师的称谓。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后专指学生对教师的尊称,一直沿用至今。
一说"老师"一词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后来把教导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
两种说法都有些道理,倒让我们这些学生小子费尽思量了。
中国古代对教师的称谓颇多,除老师外,还有以下几种:
夫子。这是孔门弟子对孔子的尊称。夫子有饱学之士的意思,孔夫子这个教师的祖师爷自然当之无愧。
西席、西宾。据说汉明帝刘庄常到太常府内,听启蒙恩师桓荣讲经。汉代席地而坐,汉明帝安排桓荣坐西面东的坐席,以示尊敬,从此,西席便成了对教师的尊称,也称西宾。
师长。这可不是现在军队的首长,而是古时候教师的尊称之一。
山长。五代时,蒋维东隐居衡岳讲学,受业者众多,尊之为"山长"。此后,山中书院的主讲教师亦称"山长"。久而久之,"山长"成为对教师的一种尊称。
先生。这是古代对门馆、私塾老师中年长者的尊称,后来延伸为对所有老师的尊称。
教授。原为学官称谓,自宋代始,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均设"教授",以传授学业,后来成为老师的尊称。
《水浒传》里的智多星吴用常被称为教授,其实是指他原来当过私塾先生。
师父、师傅。这两个词语音相同、语意相似,来源却不一样。师父源自"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简称师父。而师傅则源自官职太师、太傅、少师、少傅,或为辅佐国君之官,或为教导太子之官,或为虚衔,统称为师傅。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教师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