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个数据不是保密局精心测算出来的,而是来自山寨机构的估计。原来这么一篇轰动江湖的文章中的关键数据,只是作者信手拈来。可笑的是,作者那么多义正言辞的所谓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宏大叙事都建立在这么一个根本是无稽之谈的数据上。
本人当然也认为中国钢铁企业在对外谈判中会出现利益维护和商业信息安全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本身是制度性问题的衍生品,如果不解决钢铁业国企的产权问题,不解决铁矿石价格谈判的垄断问题,那么巨大的寻租空间就像一个磁场,吸引着各种各样的利益冲动,类似的商业间谍案将会层出不穷,但是背后真实的利益机制往往不为人知。当然,把商务交往中的一些情报刺探间谍生搬硬套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大概只有极端心虚的组织才会这么做。
另外,蒋汝勤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特别强调:"文章只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和一切机构都无关。"这种事后辩解似乎也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看看蒋原文的官方腔调就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了。让我们引用其中一段:《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决定》中所言,"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如果对此缺乏认识,就会在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中误大事,吃大亏。" 对于保密监管这一宏观战略和操作层面的建言和反思,蒋汝勤提出了如下三点建议:经济保密已成"短板",亟需加快构建完整高效的保密安全法规体系;国企自身"内鬼"频出,亟需严格对大型国企高层的保密监管;政府部门各自为阵,亟需加强沟通协调形成保障经济安全的国家意志和强制力量。
除了上述为保密监管工作敲锣之外,蒋汝勤在接受采访中谈到,需要引起重视的一个现实是:目前保密系统人手严重不足,其实除了政治、军事、外交等重大领域之外,对于钢铁这样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也必须得有相应的机构作出到位的监督。经济保密工作现在特别需要。
这些说法也许不经意间露出了一个秘密。
根据公共选择学派的观点,任何一个行政机构都有自我膨胀的欲望,希望通过各种理由,争取更多的编制,争取更多的财政经费。这些年来,随着正常生活的回归,政治高压线的松弛,国家保密局系统的确有逐渐边缘化的趋势,作为保密系统的官员,对于这种趋势自然会感到失落,因此通过力拓间谍案制造点舆论,套牢一些敏感的伸进,进而维护其机构存在的正当性,甚至扩充其机构和经费,恢复些许昔日的辉煌,也许才是保密局这篇文章背后的深远用意吧。
保密也许是为了保蜜? 啊?呸!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温克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