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毛并非是网络诞生才有的特殊产物,其实为官方说好话、抬轿子、粉饰现实、遮掩事实,在四九年后是个由来已久的传统。我曾写过一篇《五毛党前辈们的教科书》一文介绍官方的文宣工作,并由此分析他们的一些套路。我主要介绍了一本《文教参考资料》(丛刊,第八辑)之"宣传鼓动工作特辑"(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编印,三联书店1950年11月版)。该书前言写道,"宣传鼓动工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政治工作,特别是在美帝国主义扩大侵略的今天,宣传鼓动工作的意义格外增加了。因为,我们知道,宣传鼓动是提高人民广大人民群众政诒觉悟的一种有力手段,也是打击一切人民的敌人、跟一切人民的敌人进行尖锐思想斗争的强大武器。""其次,怎样建立宣传鼓动组织,培养宣传鼓动工作干部,怎样在企业、农村、城市里进行宣传鼓动工作,以及利用一些什么工具去增加宣传效果,这方面我们除介绍了苏联的经验之外,特别侧重搜集了国内各地的经验;综合研究这些经验,不断相互交流这些经验,无疑地,将有助于宣传鼓动工作的顺利进展。"今天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官方宣传管理包括网络宣传管理文件和文章,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宣传鼓动员之培养等一系列引导方式,并无什么本质的不同。
也就是说那时的宣传鼓动员就是今天的五毛,只不过是宣传鼓动员不像今天五毛这个称呼充满如此多的贬意。因为那个时代的宣传鼓动员还包裹了一层正义的光芒,不像今天五毛早已被撕下正义的伪装。事实上,官方与民间的壁垒从一开始就有,并不像宣传鼓动所说的"军民团结如一人"或者党与民众心连心之类。相反像郑州规划局副长逯军质问媒体记者:你到底是为党说话还是为民众说话?这种对立与分野才是真正的现实。逯军受到官方的批评是因为他把那件遮掩的外衣给拿下了,让官方十分恼火,而网民则是因与官方的现实利益的对立,对他加以挞伐,所以才会出现官民两面皆不讨好的尴尬局面。出现两面不讨好的尴尬局面,有人说这都是现在的官员飞扬跋扈造成的,这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看法。飞扬跋扈是一切不受约束的公权力的"优良传统",这种"优良传统"注定了官民之间的利益对立,而一些官员的不当说辞只是将这种对立具体化而已。如林嘉祥称民众为屁民,龙永图视民众为刁民,都只是折射不受约束的公权力给他们所带来的底气而已。如果他们身上不具备不受约束的公权力飞扬跋扈的"优良传统",如果他们只是庶民而说如上的话,一定会被民众暴扁。
进而言之,官方视自己为高人一筹的统治者,而民众只是他们"牧"的对象,这就使得官民天然对立。民主社会制度下,民众和官员之间是个选举和被选举的关系,其决定权不在官而在民,故官民不存在不可调解的对立关系。而专制制度下,官民的对立几乎是命定般不可解,之所以有暂时的安稳,只不过是没有到对立冲突爆发的临界点罢了,并非高枕无忧。在这种官民对立、你死我活、阶级斗争、仇恨敌对的思维中,官方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他们会用尽一切办法,而豢养宣传鼓动员,豢养五毛,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由于官方掌握大量的垄断资源,拥有强大的军队(包括武警)和丰盛的税收,自然会使一部分人乐于听命他们的指挥,为了自身的利益,成为不折不扣的五毛党。只要能够促成自身利益的短暂实现,他们也会心甘情愿做着许多他们自己都不相信的事,说着许多他们自己都不相信的话。只有利益,没有是非;只有利害,没有底线,这是许多五毛最实际的行事考量。五毛所做的事就是为了混淆视听、颠覆真相而符合官方的"主旋律"。对于新闻来说,提倡"主旋律"就是提倡说假话,因为"主旋律"就是"主子的旋律"。提倡主子的旋律,必然对民众利益有莫大的伤害。
社会本来没有这么多复杂的矛盾,但官方为了控制别人争取自己的权利,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惜人为地制造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斗争哲学,互相举报,挑起群众斗群众,把人进行原子化切割和马铃薯般的管理,而其间最好利用的工具便是"五毛"。中国如今这个社会互信度相当低,特别是政府的公信力几乎到了溃败的地步--在这方面,学者孙立平和郑永年二位都有很好的论述--民众对政府许多措施和大言玄玄的说辞,只是惯性式的唯唯,并不真当回事。以前示(市)恩式的"伟光正"宣传,在民众知道许多真相后遭受重创,而现在哪怕五毛党人数众多,也挽救不了民众对官方的不信任。在这样的基础上,只有靠武力来威胁,而武力的刚性及负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就对官方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五毛党人数众多,花费纳税人的血汗来愚弄纳税人,但他们的效果恐怕不会像官方所想像的那般巨大,只不过在官民对立之间加深了鸿沟而已。五毛多以数量取胜,当要制造一种服从官方意愿的所谓民意的时候,其人数的优势便体现出来了,自然这会在网络上形成对民意的强奸,但这种做法很容易被人识破,而成为笑柄。但五毛党由于他们伪造民意,模仿普通网友而拿钱替官方引导舆论,以至于网民把有点表扬政府倾向的跟帖和文章,都视为五毛的言论,均欲骂之而后快。而这个过程中有可能会误伤非五毛人员,从而增加社会混乱和群体之间的裂痕。排除对人肉搜寻的故意恶评,如果此消息不是杜撰的话,那么"网友公开拥护遭人肉搜索"的例子,就表明了五毛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混乱,同时也说明民众对官方的恨意到达了何种程度。五毛不只是为官方利益最大化而造成对民众利益的剥夺,而且还因为其伪装民意增加了社会的裂痕,这对一个诚信本来就已荡然无存的社会,可谓雪上加霜。
更为要命的是,五毛所作所为不只是大言欺世,而且欺骗给他们钱给他们下命令的领导。当然,你可以说是领导好这一杯,是他们喜欢听欺骗之言。就像石扉客兄所写的《解剖一只网评猿》一文中对网评员领导人"大隐"的分析一样,其实五毛的确是没有什么独立意志,很多时候是具体官员的跟屁虫而已。如此一来,就造成官方与五毛之间的互相欺骗,而大家都感满意的其乐融融,其实对解决实际问题根本没有什么帮助,只是捏着鼻子哄眼睛,群体事件的不停出笼就是证明。我认为官方的文宣套路已然陈旧,包括他们不惜重金培养的五毛,都只是标本兼失,对社会问题的真正解决起不了任何作用,还加重了整个社会互不信任的溃败程度。
******
附:石扉客:解剖一只网评猿
感谢黄阿狗,给我发来一个有趣的QQ群链接:
http://qun.qq.com/air/#62161719/bbs(不知道此文见报时还能否打开)
这个链接是一个名为"关于衡阳舆情"的衡阳网评员社区。发帖时间大致在2008年9、10两个月,这个群此后估计搬到新地方去了,留下此可圈可点的遗址没来得及清理。
根据发帖内容看,这支网评员队伍的工作宗旨是"捍卫衡阳形象,维护衡阳社会稳定",工作重心是"批驳影响衡阳形象的不实报道,正面引导重大突发事件时的社会情绪",工作阵地是各大新闻网站和社区,特别是强国论坛、红网等社区,并强调"要特别注意搜索‘衡阳'二字"。
这个网评员队伍的管理者ID叫"大隐",古人是大隐隐于市,看来他是隐于网评员中。这支队伍遍布衡阳各县区和文宣系统单位,人数不详,但有一支由20个人组成的各地小组负责人归其领导,责权利明确,每个发帖任务分解落实到人。
平心而论,这个叫大隐的网评员管理者很是尽职尽责。基层网评员们水准自然参差不齐,大隐总是进行苦口婆心的辅导。他甚至一一列举出正反两方面的网评示范帖让大家组织学习,如那些"鼓舞人心、激人奋进"的是好网评帖子,那些"增加网民们的不满情绪,降低党和政府威信"的是不合格的帖子。
当然对于一些情况复杂的新闻,比如"交警查县委书记座驾遭殴"之类,他也承认"这样的事,确实不好评论,稍有不慎,就可能招致网民的攻击。"因此要求网评员开动脑筋,"想办法换个角度来引导网络情绪"。
他还要求网评员们多关心国家大事,提高技术水准,尽量避免用官方口气,如他提出"网络有网络的规律,网评,是写给网民看的",因此特别要注意"应该以普通网民的语气来写,要让网民喜闻乐见,不要让人产生反感。"这些看上去就和"三贴近"很相似了,完全符合传播学规律,也相当内行。
他甚至警告大家不要发"凑数的帖子",特别提出如果把精力放在评论那些花花草草之类的生活琐事上,将"一律不计算工作量"。
分析大隐发布的各类通知和注意事项,会发现一个最重要的基本规律是:当地一把手视线所及,往往就是网评员们战斗的重点阵地所在。如一则通知里指出,"张书记非常关注强国论坛,请大家积极注册发帖!"
另一则紧急通知则指出"明天上午10点,市委书记将做客红网直播室(湖南唯一省级官方网站),与网友在线交流解放思想心得,畅谈在继续解放思想的今天,衡阳将怎样把南岳衡山打造成世界级的名片,怎样抓住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机遇,使得衡阳发展成为湖南通向粤港澳的湘南重镇。"据此,他要求网评员同志们"精心起草向市委书记的提问,并登录直播帖参与舆论引导工作。"
而在当地文宣系统发起的解放思想大讨论里,大隐通知网评员队伍:"市委领导非常关注发帖情况,《衡阳日报》将报道此次集中发帖的情况,请网评员积极配合!"
为了这个紧急任务,大隐要求网评员尽量多注册新的ID,"需要多少ID就注册多少,ID名字形式越多越好",好玩的是,他甚至要求大家为这些名目繁多的ID 设置共享密码,以便提高发帖效率。这当然是为了营造四方网民积极参政议政的盛况,但这种应急办法也让人有点担心,到计算工作量时怎么区分清楚呢?
你看,书记关心的是发帖情况,党报准备报道的也是发帖情况,网评员们要加班加点配合的也是发帖情况。从这个例子里不难发现,包括作为一把手的书记、作为党报的传统媒体和作为网评员们的集中发帖者,就更像是三位一体的合作关系,而合作的共同标的,则指向"发帖情况"。
当地一把手和网评员之间的这种关系,很难判定是官僚体系里简单的拍马技术。似乎更像是一种互利的合作,前者获得虚拟领域里和现实生活中同样"和谐"的管治感受,后者则获得被领导肯定和赞扬的工作实绩。这种关系似乎更像是一种"合作性互骗"。这种互骗关系,既沿袭了传统的文宣套路,又吸收了所谓网络民意的技术要领,其精微之处还有很多,颇值得研究。
不止是基层政府,按照展江教授的研究,高层现在也已经越来越倾向把网络作为最可靠的直接信息管道。如温家宝总理在接受CNN采访时,尽管他没有直接回答CNN记者问他喜欢上哪些网站的问题,但很肯定地说明自己经常上网浏览信息,特别注意网民的反馈。从这点也能看出,高层的这种网络管治观,和前述基层官吏如衡阳的张书记和大隐们的"合作性互骗"不同。
这些其实不奇怪,在信息越来越自由流通的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信息管治者明白,沿袭传统的管治手段,肯定是刻舟求剑。另外一方面,和包括党报、内参等在内的传统信息管道比较,相对接近真实层面的,也就是网络民意了。
新加坡学者郑永年教授前不久警告,目前中国社会特别是基层社会的一大危机即是基本社会信任的解体。我想如果网络民意也仅仅是合作性互骗的产物,距离社会信任的解体,也许就真的不远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五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