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五毛」使社會人為分裂

作者: 冉雲飛 石扉客  2009-07-02 00:2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毛"是所有出沒於網際網路的網評員和網監網管網警的總稱,雖然大家不一定能從外延與內涵上來下個準確的定義,但幾乎沒有網民不知道五毛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網民們時常會在網路上看到一些非常違背常識的怪誕言論,但與官方傳統傳媒的宣傳口徑卻非常合拍,思維套路也大同小異,由此大家推斷,這個人可能是拿錢吃官家飯,來製造民意的五毛。

五毛並非是網路誕生才有的特殊產物,其實為官方說好話、抬轎子、粉飾現實、遮掩事實,在四九年後是個由來已久的傳統。我曾寫過一篇《五毛黨前輩們的教科書》一文介紹官方的文宣工作,並由此分析他們的一些套路。我主要介紹了一本《文教參考資料》(叢刊,第八輯)之"宣傳鼓動工作特輯"(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編印,三聯書店1950年11月版)。該書前言寫道,"宣傳鼓動工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政治工作,特別是在美帝國主義擴大侵略的今天,宣傳鼓動工作的意義格外增加了。因為,我們知道,宣傳鼓動是提高人民廣大人民群眾政詒覺悟的一種有力手段,也是打擊一切人民的敵人、跟一切人民的敵人進行尖銳思想鬥爭的強大武器。""其次,怎樣建立宣傳鼓動組織,培養宣傳鼓動工作幹部,怎樣在企業、農村、城市裡進行宣傳鼓動工作,以及利用一些什麼工具去增加宣傳效果,這方面我們除介紹了蘇聯的經驗之外,特別側重蒐集了國內各地的經驗;綜合研究這些經驗,不斷相互交流這些經驗,無疑地,將有助於宣傳鼓動工作的順利進展。"今天我們在網路上看到的官方宣傳管理包括網路宣傳管理文件和文章,與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宣傳鼓動員之培養等一系列引導方式,並無什麼本質的不同。

也就是說那時的宣傳鼓動員就是今天的五毛,只不過是宣傳鼓動員不像今天五毛這個稱呼充滿如此多的貶意。因為那個時代的宣傳鼓動員還包裹了一層正義的光芒,不像今天五毛早已被撕下正義的偽裝。事實上,官方與民間的壁壘從一開始就有,並不像宣傳鼓動所說的"軍民團結如一人"或者黨與民眾心連心之類。相反像鄭州規劃局副長逯軍質問媒體記者:你到底是為黨說話還是為民眾說話?這種對立與分野才是真正的現實。逯軍受到官方的批評是因為他把那件遮掩的外衣給拿下了,讓官方十分惱火,而網民則是因與官方的現實利益的對立,對他加以撻伐,所以才會出現官民兩面皆不討好的尷尬局面。出現兩面不討好的尷尬局面,有人說這都是現在的官員飛揚跋扈造成的,這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看法。飛揚跋扈是一切不受約束的公權力的"優良傳統",這種"優良傳統"注定了官民之間的利益對立,而一些官員的不當說辭只是將這種對立具體化而已。如林嘉祥稱民眾為屁民,龍永圖視民眾為刁民,都只是折射不受約束的公權力給他們所帶來的底氣而已。如果他們身上不具備不受約束的公權力飛揚跋扈的"優良傳統",如果他們只是庶民而說如上的話,一定會被民眾暴扁。

進而言之,官方視自己為高人一籌的統治者,而民眾只是他們"牧"的對象,這就使得官民天然對立。民主社會制度下,民眾和官員之間是個選舉和被選舉的關係,其決定權不在官而在民,故官民不存在不可調解的對立關係。而專制制度下,官民的對立幾乎是命定般不可解,之所以有暫時的安穩,只不過是沒有到對立衝突爆發的臨界點罷了,並非高枕無憂。在這種官民對立、你死我活、階級鬥爭、仇恨敵對的思維中,官方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他們會用盡一切辦法,而豢養宣傳鼓動員,豢養五毛,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由於官方掌握大量的壟斷資源,擁有強大的軍隊(包括武警)和豐盛的稅收,自然會使一部分人樂於聽命他們的指揮,為了自身的利益,成為不折不扣的五毛黨。只要能夠促成自身利益的短暫實現,他們也會心甘情願做著許多他們自己都不相信的事,說著許多他們自己都不相信的話。只有利益,沒有是非;只有利害,沒有底線,這是許多五毛最實際的行事考量。五毛所做的事就是為了混淆視聽、顛覆真相而符合官方的"主旋律"。對於新聞來說,提倡"主旋律"就是提倡說假話,因為"主旋律"就是"主子的旋律"。提倡主子的旋律,必然對民眾利益有莫大的傷害。

社會本來沒有這麼多複雜的矛盾,但官方為了控制別人爭取自己的權利,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惜人為地製造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鬥爭哲學,互相舉報,挑起群眾鬥群眾,把人進行原子化切割和馬鈴薯般的管理,而其間最好利用的工具便是"五毛"。中國如今這個社會互信度相當低,特別是政府的公信力幾乎到了潰敗的地步--在這方面,學者孫立平和鄭永年二位都有很好的論述--民眾對政府許多措施和大言玄玄的說辭,只是慣性式的唯唯,並不真當回事。以前示(市)恩式的"偉光正"宣傳,在民眾知道許多真相後遭受重創,而現在哪怕五毛黨人數眾多,也挽救不了民眾對官方的不信任。在這樣的基礎上,只有靠武力來威脅,而武力的剛性及負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這就對官方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五毛黨人數眾多,花費納稅人的血汗來愚弄納稅人,但他們的效果恐怕不會像官方所想像的那般巨大,只不過在官民對立之間加深了鴻溝而已。五毛多以數量取勝,當要製造一種服從官方意願的所謂民意的時候,其人數的優勢便體現出來了,自然這會在網路上形成對民意的強姦,但這種做法很容易被人識破,而成為笑柄。但五毛黨由於他們偽造民意,模仿普通網友而拿錢替官方引導輿論,以至於網民把有點表揚政府傾向的跟帖和文章,都視為五毛的言論,均欲罵之而後快。而這個過程中有可能會誤傷非五毛人員,從而增加社會混亂和群體之間的裂痕。排除對人肉搜尋的故意惡評,如果此消息不是杜撰的話,那麼"網友公開擁護遭人肉搜索"的例子,就表明瞭五毛給整個社會帶來的混亂,同時也說明民眾對官方的恨意到達了何種程度。五毛不只是為官方利益最大化而造成對民眾利益的剝奪,而且還因為其偽裝民意增加了社會的裂痕,這對一個誠信本來就已蕩然無存的社會,可謂雪上加霜。

更為要命的是,五毛所作所為不只是大言欺世,而且欺騙給他們錢給他們下命令的領導。當然,你可以說是領導好這一杯,是他們喜歡聽欺騙之言。就像石扉客兄所寫的《解剖一隻網評猿》一文中對網評員領導人"大隱"的分析一樣,其實五毛的確是沒有什麼獨立意志,很多時候是具體官員的跟屁蟲而已。如此一來,就造成官方與五毛之間的互相欺騙,而大家都感滿意的其樂融融,其實對解決實際問題根本沒有什麼幫助,只是捏著鼻子哄眼睛,群體事件的不停出籠就是證明。我認為官方的文宣套路已然陳舊,包括他們不惜重金培養的五毛,都只是標本兼失,對社會問題的真正解決起不了任何作用,還加重了整個社會互不信任的潰敗程度。



******

附:石扉客:解剖一隻網評猿

感謝黃阿狗,給我發來一個有趣的QQ群鏈接:
http://qun.qq.com/air/#62161719/bbs(不知道此文見報時還能否打開)

這個鏈接是一個名為"關於衡陽輿情"的衡陽網評員社區。發帖時間大致在2008年9、10兩個月,這個群此後估計搬到新地方去了,留下此可圈可點的遺址沒來得及清理。

根據發帖內容看,這支網評員隊伍的工作宗旨是"捍衛衡陽形象,維護衡陽社會穩定",工作重心是"批駁影響衡陽形象的不實報導,正面引導重大突發事件時的社會情緒",工作陣地是各大新聞網站和社區,特別是強國論壇、紅網等社區,並強調"要特別注意搜索‘衡陽'二字"。

這個網評員隊伍的管理者ID叫"大隱",古人是大隱隱於市,看來他是隱於網評員中。這支隊伍遍佈衡陽各縣區和文宣系統單位,人數不詳,但有一支由20個人組成的各地小組負責人歸其領導,責權利明確,每個發帖任務分解落實到人。

平心而論,這個叫大隱的網評員管理者很是盡職盡責。基層網評員們水準自然參差不齊,大隱總是進行苦口婆心的輔導。他甚至一一列舉出正反兩方面的網評示範帖讓大家組織學習,如那些"鼓舞人心、激人奮進"的是好網評帖子,那些"增加網民們的不滿情緒,降低黨和政府威信"的是不合格的帖子。

當然對於一些情況複雜的新聞,比如"交警查縣委書記座駕遭毆"之類,他也承認"這樣的事,確實不好評論,稍有不慎,就可能招致網民的攻擊。"因此要求網評員開動腦筋,"想辦法換個角度來引導網路情緒"。

他還要求網評員們多關心國家大事,提高技術水準,盡量避免用官方口氣,如他提出"網路有網路的規律,網評,是寫給網民看的",因此特別要注意"應該以普通網民的語氣來寫,要讓網民喜聞樂見,不要讓人產生反感。"這些看上去就和"三貼近"很相似了,完全符合傳播學規律,也相當內行。

他甚至警告大家不要發"湊數的帖子",特別提出如果把精力放在評論那些花花草草之類的生活瑣事上,將"一律不計算工作量"。

分析大隱發布的各類通知和注意事項,會發現一個最重要的基本規律是:當地一把手視線所及,往往就是網評員們戰鬥的重點陣地所在。如一則通知裡指出,"張書記非常關注強國論壇,請大家積極註冊發帖!"

另一則緊急通知則指出"明天上午10點,市委書記將做客紅網直播室(湖南唯一省級官方網站),與網友在線交流解放思想心得,暢談在繼續解放思想的今天,衡陽將怎樣把南嶽衡山打造成世界級的名片,怎樣抓住珠三角產業轉移的機遇,使得衡陽發展成為湖南通向粵港澳的湘南重鎮。"據此,他要求網評員同志們"精心起草向市委書記的提問,並登錄直播帖參與輿論引導工作。"

而在當地文宣系統發起的解放思想大討論裡,大隱通知網評員隊伍:"市委領導非常關注發帖情況,《衡陽日報》將報導此次集中發帖的情況,請網評員積極配合!"

為了這個緊急任務,大隱要求網評員盡量多註冊新的ID,"需要多少ID就註冊多少,ID名字形式越多越好",好玩的是,他甚至要求大家為這些名目繁多的ID 設置共享密碼,以便提高發帖效率。這當然是為了營造四方網民積極參政議政的盛況,但這種應急辦法也讓人有點擔心,到計算工作量時怎麼區分清楚呢?

你看,書記關心的是發帖情況,黨報準備報導的也是發帖情況,網評員們要加班加點配合的也是發帖情況。從這個例子裡不難發現,包括作為一把手的書記、作為黨報的傳統媒體和作為網評員們的集中發帖者,就更像是三位一體的合作關係,而合作的共同標的,則指向"發帖情況"。

當地一把手和網評員之間的這種關係,很難判定是官僚體系裡簡單的拍馬技術。似乎更像是一種互利的合作,前者獲得虛擬領域裡和現實生活中同樣"和諧"的管治感受,後者則獲得被領導肯定和讚揚的工作實績。這種關係似乎更像是一種"合作性互騙"。這種互騙關係,既沿襲了傳統的文宣套路,又吸收了所謂網路民意的技術要領,其精微之處還有很多,頗值得研究。

不止是基層政府,按照展江教授的研究,高層現在也已經越來越傾向把網路作為最可靠的直接信息管道。如溫家寶總理在接受CNN採訪時,儘管他沒有直接回答CNN記者問他喜歡上哪些網站的問題,但很肯定地說明自己經常上網瀏覽信息,特別注意網民的反饋。從這點也能看出,高層的這種網路管治觀,和前述基層官吏如衡陽的張書記和大隱們的"合作性互騙"不同。

這些其實不奇怪,在信息越來越自由流通的網路時代,越來越多的信息管治者明白,沿襲傳統的管治手段,肯定是刻舟求劍。另外一方面,和包括黨報、內參等在內的傳統信息管道比較,相對接近真實層面的,也就是網路民意了。

新加坡學者鄭永年教授前不久警告,目前中國社會特別是基層社會的一大危機即是基本社會信任的解體。我想如果網路民意也僅僅是合作性互騙的產物,距離社會信任的解體,也許就真的不遠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縱覽中國□ 南都週刊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