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 恐惧”也是一种病

作者:苏渝评  2008-08-07 14:32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小王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就是他害怕搭电梯。这个"隐疾"已经困扰他很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学生时期,然而他也忘了这个毛病是怎么开始的。只知道从那时起,他不敢搭电梯,因为一进电梯,他就会有一种要窒息的感觉,那种感觉让他呼吸困难、心跳很快,甚至有时候要昏厥过去。

当时小王怀疑是心脏或呼吸的问题,他看了几个医师,但困扰始终没有改善。因此他渐渐采取"能不搭电梯就不搭电梯"的做法。于是,他逛百货公司一定搭手扶梯,平常上楼尽量爬楼梯。大部份的情况下,他可以自己避开电梯,不过偶尔因为要陪客户而不得不搭电梯时,就像噩梦一般,每次走出电梯,他的衬衫几乎也湿了一半。

不过这回小王面临了两难,他受到了老板的赏识,从跑业务被升任到12楼高的内勤作业,如果真要每天爬楼梯上下班,对他来说又是另一个噩梦。他不知道该接受还是婉拒?他鼓起勇气走进身心科门诊,想要知道自己究竟怎么了?究竟"在怕什么?"是不是"心理还是精神有问题?"

类似像小王这样害怕坐电梯的案例其实不少,只是让人感到害怕的场所与时机因人而异,比方害怕坐捷运、公车、飞机等拥挤的密闭空间、害怕到像市场这样人多嘈杂的地方,或者相反地害怕到人烟稀少的广场等等。这些都可能是"惧旷症"的表现,这些病人也常会合并有"恐慌发作"的问题。

有些病人的表现会像是"开车恐惧症",只要一上车就开始紧张害怕,或者只要开车到特定的地点就会紧张害怕,例如高速公路、隧道、桥梁等等。

惧旷症刚开始时,可能是因为几次的恐慌发作,身体出现了心跳急促、胸闷、喘不过气、晕眩、手麻、脚麻、整个人感觉快失去控制、濒死感觉等等症状,之后因为担心再出现同样的症状,而害怕当时引发恐慌发作的场景,不敢接近。所以常被误以为只是单纯的"心理问题",其实这是一种脑内自律神经失调导致的疾病,虽然和紧张、焦虑有关,但它也绝对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而是"生理疾病"。

大部份的人刚开始出现惧旷症的症状时,总会想要靠自己的意志力来克服这些"心理问题",然而失败了,常常就像小王一样,变得退缩与自我设限,原本轻松自在可以做的事情、可以到的地方,因担心再发生那样的恐惧而不敢再做、不敢再去。

面对惧旷症或恐慌症,首要的是积极地接受专业医师的评估,以药物治疗为主,并加上认知与行为的心理治疗为辅,就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改善。常有病人问医师:"是不是可以不用吃药?"答案和"能不能靠意志力改善糖尿病"是一样的,因为是身体生病,有药物的协助才能最直接快速地恢复健康。

遇到可怕的事情而感到害怕是人类正常的反应,但如果没什么好怕的事情,却怕得要死时,一定要尽快寻求医疗的协助。这些问题拖久了,也可能会恶化成忧郁症。

想想,如果一个人整天怕东怕西的,怎么快乐得起来呢?美国罗斯福总统曾说过:"人人都该享有免于恐惧的自由。"所以别让这些疾病剥夺了你应该拥有的轻松自在。

人若能活的无愧于人、无愧于天,"恐惧"就会没有,,就会变的活的轻松自在,才能心安理得,无所不惧。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