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读懂他深深的无奈。饱读诗书的温总理,内心肯定会有某种绝对的道德律,也深知治下的子民正经受着怎样的苦难。可在这种制度框架之下,纵有解民倒悬之心,他又能何为?他也只能是做一个有限的好人,一次次在百姓面前落泪的他,其实更多的泪水会流淌在心里。
国家意志的执行,在民主国家能得到全方位的监督,在专制国家则更多取决于长官意志和行政单位的自律。人称"诗词总理"的温家宝,温婉有余,刚性不足,也分身乏术,于是在一团乱麻中,他也不得不有所权衡和取舍,一次次不辞劳苦,力争去做一个有限的好人。
要大刀阔斧揽辔澄清,以国家前程为重,以人民福祉为重,不顾一切开罪庞大的权势集团和利益集团,从制度层面上把国家意志的执行置于阳光之下,这在利益共同体已铸成了铁板一块的当今中国,需要何等的勇气和霸气?而胡温,显然并不具有此等的勇气和霸气。
在专制已久的国家,任何一个敢于挑战腐朽体制的肉身菩萨,都可能意味着要做出某种牺牲。胡耀邦曾向文艺界保证中国以后不会再有文字狱了,可他连自己的职位最后也不保;赵紫阳想把中国导向民主,结果被当局软禁到死......有此前车之鉴,胡温大抵也得投鼠忌器。
就正如我在《中国乱象源自政体"四不像"》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四不像"的政体。胡温不像君主制时期的皇帝和宰相那样,拥有绝对权威,也不像民主国家的首脑那样,可以把某些事交给全民表决。胡温要想有所作为,便也意味着高风险和对某些势力的严重冒犯。
有些势力显然是"惹不起"的。一股异常猖獗的反动势力,正公然走向人民的对立面,使胡温的亲民路线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宏图渐趋化作泡影。到处是公权对民权有恃无恐的疯狂践踏,横行不法者撕碎了胡温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也踩扁了胡温所说的"依法治国"。
人民行号卧泣、怨声载道,拿这股反动势力完全没辙,胡温好像也尚无应对的良策。温家宝多读了几本古书,在人民的苦难面前应该会有更多的负债感,可在制度缺陷下和恶势力无形的"绑架"之下,无力回天,于是便也只能是独善其身,泪光里闪烁着无奈和歉疚。
于是尽管由总理签署的《信访条例》饱遭质疑,明知"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害惨了访民,这个条例到现在也还是得不到修正。某些所谓的"改革",究其本质就是圈钱,修正了此条例,访民不再被愚弄了,便意味着既得利益者吃进去的,又要再吐出来。
于是访民奔走在首都的结果,是发现没有党中央,没有国务院......许多访民也像我一样,曾向胡温苦苦写信鸣冤,一度特别信赖温家宝,结果发现温总理也只能是做个有限的好人,有些事他未必敢管,也分身乏术,管不过来。等温总理来救苦救难,"等到花儿都谢了"!
......
别说温总理只能做个有限的好人,别说中国至今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就是中国百年之后大抵是何模样,我们在今天也能大致想像得出来。羁绊重重,集团利益凌驾于人民利益之上,全民的能量得不到有效发挥,充其量只能造就有限的好人,给国家带来有限的发展。
作为生命的个体,温家宝在其职位上的立身行事以及所显露的人性的光辉,值得国人保有敬意。尽管他只是一个有限的好人,尽管他有这样或那样的无奈和不足,但究其根源,乃制度的弊端使然。温家宝只能走到这一步,他沐浴"党恩"多年,便也一样会有他的局限性。
内心有了某种绝对的道德律,也就不甘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我们庆幸中国有温总理这类有限的好人,同时也为这种体制难于造就完全的好人感到悲哀。指破迷团,亦即中国要走向辉煌,终得摆脱桎梏,要前进,不要倒退,要敢于自我"松绑",否则万劫不复、误国误民!
2008-06-12(廖梦君同学惨烈遇害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黄岐中学死不瞑目第698天!)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廖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