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E世代的智慧(图)

个人与组织如何学习

 2008-04-03 21: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美国旧金山的大众交通系统新近报到了一辆“未来号公车”,车上提供免费Wi-Fi上网及触碰式荧幕的地图,提供完整的交通讯息。(Getty Images)

在资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生命周期愈来愈短,个体愈来愈难以在这个年代中安身立命,究竟有没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智慧呢?我们该如何学习?

这是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变化万千的世界,知识与科技日新月异,但能够让人安身立命的智慧却显得缺乏,每一个组织与个人在这个时代中似乎乱了手脚。

从八十年代以降,现代社会变化越来越剧烈。八十年代初期,有谁能够想像力量强大的苏联会一夕解体?八十年代初期,又有多少人能看到人类高度的科技、经济发展有可能将地球环境带向类似电影《明天过后》(The Day After Tomorrow)般的场景?世界经济的紧密相连,让各地区的小波动足以造成全球的金融风暴,例如美国次贷风波,影响层面是扩及全球的。社会、科技、经济、生态、政治,全方面的快速变化,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面对这样的外在环境变化,很容易手足无措,只能在变化中寻求快速的“应变”与“反应”。为了“因应”变化而寻求更快速、更新颖的“解决之道”,发明更新的办法,但这又回过头来让世界变得更快速,让问题更加复杂。看个简单例子就能理解:我们不喜欢病虫害,所以发明杀虫剂来“解决”问题,但“解决”问题的同时,却让这些病虫的抗药性进一步提高,短期解决了问题,但长期问题却更大。显然,我们需要的应该是一些历久不衰,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智慧。

思考人类未来的开端

一九六八年各国精英成立了“罗马俱乐部”(The Club of Rome),决定探讨人类目前与未来的困境。结果他们发现问题复杂交错,一环扣着一环,根本难以思考。后来,美国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学院的佛睿斯特教授(Jay Forrester)以系统动力学电脑模拟方式建立“世界模式”(World Model),才让他们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有一些基本理解,“罗马俱乐部”以此模式为基础,在一九七二年发表《成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一书,轰动各界,该书指出人类再持续这样发展下去,对地球是很大的灾难。

佛睿斯特看世界的角度如何?为什么他可以预见未来?佛睿斯特的学生运用了他的方法,在二十多年前即预知美国经济会在九十年代跌入谷底。他们并不比经济学家懂经济啊!他们的智慧是什么?

生命会自己找出路

佛睿斯特看世界的角度被称为“整体观”或“系统观”,他发现整个地球是有生命的,里面的组成份子间自然的会互相关联,某个地方动了一下,其他地方必然也会跟着连动,然后又会回过头来影响。也就是,真实系统的运作是具有生命的,大到星球的运转、国家、企业的经营发展,小到家庭或人际关系的维系,再到人体内部系统的运作等等,都是有生命的。

举个例子:台湾政府希望改善国、高中生课业压力太大的问题,想要减轻学生书包的重量,并改变了考试制度,让升学的管道多元化,教科书的种类也多元化;但引来的结果是学生压力更大,因为考生、家长、补习班都是在这个系统运作之中,当政府采取了某些行动,他们是会有反应的,家长还是希望学生升学到好学校,补习班还是希望赚到钱,所以升学管道愈多,学生就要学习更多,所以政府强制的采行某种制度,在整个系统的运作中反而让事情更糟。正如电影《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中的一句名言:“生命会自己找出路”。

真实系统的本质就是这样环环相扣的。如果忽视了、漠视了这个最重要的本质,企图以个人、企业或政府的力量做强制的改变,那都是徒劳无功的,甚至引发重大灾难。而当今的科学,尤其是实证主义科学,它只承认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看不见或是长期才会影响到的,它都视而不见。这就是局部、片断的思维方式,也是许多重大灾难产生的原因。

解决之道在自己手中

此外,系统思考一个最重要的观点是“内生观”--快乐悲伤一念间,你永远能够创造,解决之道都在自己手中。前面谈到,系统中复杂多变,彼此牵连,比如说一个企业在当今十倍速运转的时代,很容易被外在因素影响(如:竞争者的策略),所以我们常常会因为他这样......所以我才会那样......”等等。的确如此,但学习系统思考却建议不要这样看问题。

外在变化多端,但在系统的运作中,每一个个体是其中的一份子,对很多事情有决定权,可以决定要不要让外在变化影响自己,并进一步思考“我可以改变什么方式,让事情变得更好?”举例来说,如果你是一位船长,在航行途中遇到飓风,采取什么观点比较好?是要抱怨外在环境、指责老天不公?还是赶紧想办法度过危机?想必是后者对你是唯一有帮助的观点。系统的学习,唯有我们用内生观来看问题,才是真正有帮助的。

把所有教科书丢到垃圾桶

九十年代初期,一群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向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请教在现代社会中,该如何面对未来,杜拉克回答:“你们回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教科书都丢到垃圾桶里面。”为什么呢?杜拉克认为能有效行动的才是知识,现在的知识生命周期大幅缩短,过去的成功经验,在变迁中早已不再适用。

人的经验是会不断在大脑中累积的,而且在实践中又更加强化经验,从此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心智模式,每个人都被自己固执的观念所控制,人与人之间就在不同的观念下形成对抗,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形成了组织、团队互动间难以跨越的鸿沟。

发自内心的改变 力量巨大

放下固执的自我,宽容善待万事万物,就会产生有效的智慧。(法新社)

《第五项修炼》(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作者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发现,如果可以看清系统运作,也可以改善僵固的心智模式,但却没有成为一位具创造力的个体,没有动力改变,那什么事也做不成。如果有很高的理想想要实践,但一碰到困难,或外在环境的阻力,就退回原点,被现况拉回来,那谈的再多也没有用。

其实根据研究,大多数人不是不愿改变,而是抗拒被改变。也就是说,如果改变来自自己的内心深处,那力量才是巨大的。

具整体、内生观的系统思考、能够改善僵化心智模式的团队学习、让每一个个体能够具创造力的自我超越,这三个学习新方向,是我们走出资讯迷雾,开拓智慧的有效方式,值得每一个有心改变自己与世界的人走上这趟旅程。

来源:看中国转载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