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通过早期教父的神学论证得到大面积传播,争论也因此无休无止。
当希腊哲人被犹太人保罗及其追随者引入基督教之后,辩证的辩论方法无可避免地就被带入原本要求多履行少争论的基督和保罗之“信、望、爱”式修炼中,演变为教会博士的教父神学。奥里根、德尔图良和奥古斯丁都是著名的护教学者。
希腊教父最著名莫过于奥里根了。他虽熟知希腊哲学,却不折不扣地遵从《圣经》道德教诲,修信过激,曾挥刀自阉而失神职。教会神学理论化从奥里根开始。他用新柏拉图主义和新斯多噶主义的学说首创基督教的神学理论,使基督教义可以通过讲课授知的方式加以传播。罗马帝国的皇后都听过他宣教。奥里根于公元3世纪上半期开始理论化地宣讲基督教义,著《原理论》和《驳凯尔斯》,着重论证的基督教神学原理有:1、上帝和三位一体论:上帝是惟一的,却分有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位;2、创造论:上帝并不直接创造物质世界,直接创造的是无形的“灵魂”,灵魂由高到低的选择产生:天使、魔鬼、天体、人体……;3、人、魔只要择善弃恶,个个都能得救。奥里根主义引发基督神学论争。
德尔图良是罗马教会的第一个护教学者。他比品行自幼优异的奥里根年长25岁,却35岁才由一个花天酒地的异教徒皈依基督教,据说是为基督徒视死如归的精神感染和被基督教的驱逐魔鬼的神力吸引。德尔图良受过希腊和拉丁文化的双重教育,亲斯多噶主义,擅长诉讼、善于辩论。笃信基督教后,他一方面推崇《圣经》的真理,轻视文化知识的道理;另一方面咄咄逼人地以神(悟)性贬低理性,把不信仰基督的人都当作敌人。他的护教论著《取缔异教徒》、《反赫莫根》、《反犹太人》等,看题目都能让人嗅到火药味。他宣传的神学教义主要是:
1、上帝的三位一体是上帝的“道”,借童贞女玛丽亚感受圣灵怀胎而出世为肉身人(此说法得到尼西亚宗教会议的正式肯定)。2、上帝和道先存在,从无中创造物质世界;上帝是“最细致的”、“最纯洁的”、“最光明的”和无法如实表述的一个“物质的”形体。3、真理就是“对上帝的认识”,惟有依靠人的灵魂感应和信服教会才能得到;他说:正因为不可理喻,所以才相信;凡事先信仰;“除了信仰之外,别无他求”;“哲学家的思想渊源于魔鬼”、“哲学家的学说原来就是魔鬼的理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是“糊涂人领糊涂人、瞎子领瞎子”;信上帝为善,不信为恶。4、捍卫基督教,勇于斗争:尼禄是上帝的“头号敌人”;“反对一切异教徒”的偶像崇拜、异端邪说和罪恶教唆;抵制异教徒的邪恶要坚贞不屈,“虽然肉体被囚禁”精神却在遨游中打开了“通向上帝的道路”,苟安是一个不可饶恕的罪行;基督徒“遭受杀戮,说明我们得到胜利”,“基督徒的血是种子”。5、复兴罗马道德风尚:妇女亮臂露面是“魔鬼的橱窗”;婚姻是上帝容忍的小恶;夫妻一对一,身体权不在己;婚姻只一次,续弦、再嫁全属重婚罪。
奥里根温和地修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信众甚多教会却责难不已。德尔图良由败德到守德再到脱离教会而加入基督教的摩泰教派隐居修行(宣传千年王国和耶稣再临的预言,为此做准备),修愿过激,却为教会谅解和厚爱。为了不雾里看花地简单地跟着科学学者的“神秘主义”和无神论者的“蒙昧主义”的评判走,我们应当清楚奥、德两教父当时面对的罗马帝国的社会情形:公元二世纪下半期和三世纪初期,对基督教的迫害还在进行(虽然早已没有今日中共对法轮功的迫害严酷),罗马街头巷尾没开光的神像跟人一般多却不能让男人规矩、女人止淫,挡不住婚外性诱惑,希腊各种哲学的论辩推动着重知轻德和怀疑主义的世风……如此社会背景下,奥里根修信断命根和德尔图良修愿不知踪影,他们言行一致地遵从圣经和认认真真地教导他人,是在尽一个文化修炼人的社会义务,今人用神秘、迷信、蒙昧等邪词遮盖他们挽救罗马帝国败坏的贤德,心地很不好。
奥古斯丁是早期基督教最杰出的教父哲学家,宣教时间主要在公元四世纪下半期和五世纪上半期,其时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已无迫害并备受尊崇,还成了国教。奥古斯丁从小受父亲的影响,没有接受母亲虔信的基督信仰,16岁就嫖妓还与有夫之妇私通,喜欢恶作剧,典型的不良少年。17岁他去迦太基学修辞和哲学,沉醉于迦城的腐败世风中,自述“烟酒和情人把我团团围住”,很快和女子同居并有了孩子,并入了宣扬心善身恶的二元论摩尼教,对一般听道者的旺盛情欲表示理解,奥古斯丁获得了向善和行恶的心理平衡。后来他去罗马和米兰讲学11年,期间只与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握了一下手,却与柏拉图的理念论成了亲(由此认可了上帝的存在),通过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论认识到上帝是至善的精神实体,恶是善的缺乏是人的善性必须排除的意愿。从此他开始了新生活:解除婚约,辞去教职,闭门思过半年决定绝肉体私欲,爱天主基督。奥古斯丁偏重修爱。
博学的奥古斯丁成功地用柏拉图哲学讨论各种神学问题,阐述基督教义,创建起被称为奥古斯丁主义的教父的基督教哲学(名著是《忏悔录》),不再像以前的教父将哲学溶在神学中。他有专门的神学论著(名著是《上帝之城》)。关于奥古斯丁的思想很多研究,这里只将其哲学和神学简要地综合一下:1、信仰基督是善的选择:善是绝对的,上帝是至善;人妄用自由而犯罪作恶,受奴役是公正的处罚;爱俗世入地狱,从教会上天国;教会是上帝之城,教权高于皇权。2、上帝是真实的存在:上帝是完满的、永恒的圣父、圣子、圣灵三位光,而非三光;创造时间,为心灵的期望、注意和记忆;宇宙的秩序、万物的等级和人内心的思辨可以证明上帝的存在。3、信仰即知识:知识是关于上帝的知识,所有现象和事情的惟一原因都是上帝,包括下雨;研究自然是人“理智上的傲慢”罪过;带着爱心,瞻望上帝之光,才能认识真理;“信仰在先”(“是理智的途径”),“理智在后”(“是信仰的一种报酬”),“信仰为了理解”。这些思想迄今还影响着基督教。
跟佛教徒禅定的修炼形式不同,基督教徒往往是在山野中或教堂里祈祷。知行合一的“信、望、爱”修者,在虔敬和纯净的心境中身体充满能量(神功):具有高情感智能——心高志远,意志坚定,可慧眼看天上世界的景象和未来社会的演变。《耶稣传》在“12门徒”那节,描绘耶稣给12人能量的情景:他一边说“天国之门已经打开,圣光已经降临到你们的头顶上。看哪,你们身上充满了圣灵!”一边双手向两侧慢慢扬起,手指微张,掌心倾斜地半指向上天,半倾向门徒,像是在输送上帝之灵光给那些门徒……在门徒之间形成了一个热团。早期使徒学着保罗“信、望、爱”修的榜样,很多都能感应到“圣光”、“圣灵”注入体内的“热团”,真的相信“天国之门已经打开”,因而不畏迫害,勇于传教,体悟得到难以言表却真切知道的大智慧。所以“基督徒的血是(传播的)种子”。
基督教不可遏制地传播开来,从文盲阶层到文化阶层,就有了教父和教会。基督教会的神学争论也因为不同哲学或不同教父的解说无休无止,直到现在。 来源:
当希腊哲人被犹太人保罗及其追随者引入基督教之后,辩证的辩论方法无可避免地就被带入原本要求多履行少争论的基督和保罗之“信、望、爱”式修炼中,演变为教会博士的教父神学。奥里根、德尔图良和奥古斯丁都是著名的护教学者。
希腊教父最著名莫过于奥里根了。他虽熟知希腊哲学,却不折不扣地遵从《圣经》道德教诲,修信过激,曾挥刀自阉而失神职。教会神学理论化从奥里根开始。他用新柏拉图主义和新斯多噶主义的学说首创基督教的神学理论,使基督教义可以通过讲课授知的方式加以传播。罗马帝国的皇后都听过他宣教。奥里根于公元3世纪上半期开始理论化地宣讲基督教义,著《原理论》和《驳凯尔斯》,着重论证的基督教神学原理有:1、上帝和三位一体论:上帝是惟一的,却分有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位;2、创造论:上帝并不直接创造物质世界,直接创造的是无形的“灵魂”,灵魂由高到低的选择产生:天使、魔鬼、天体、人体……;3、人、魔只要择善弃恶,个个都能得救。奥里根主义引发基督神学论争。
德尔图良是罗马教会的第一个护教学者。他比品行自幼优异的奥里根年长25岁,却35岁才由一个花天酒地的异教徒皈依基督教,据说是为基督徒视死如归的精神感染和被基督教的驱逐魔鬼的神力吸引。德尔图良受过希腊和拉丁文化的双重教育,亲斯多噶主义,擅长诉讼、善于辩论。笃信基督教后,他一方面推崇《圣经》的真理,轻视文化知识的道理;另一方面咄咄逼人地以神(悟)性贬低理性,把不信仰基督的人都当作敌人。他的护教论著《取缔异教徒》、《反赫莫根》、《反犹太人》等,看题目都能让人嗅到火药味。他宣传的神学教义主要是:
1、上帝的三位一体是上帝的“道”,借童贞女玛丽亚感受圣灵怀胎而出世为肉身人(此说法得到尼西亚宗教会议的正式肯定)。2、上帝和道先存在,从无中创造物质世界;上帝是“最细致的”、“最纯洁的”、“最光明的”和无法如实表述的一个“物质的”形体。3、真理就是“对上帝的认识”,惟有依靠人的灵魂感应和信服教会才能得到;他说:正因为不可理喻,所以才相信;凡事先信仰;“除了信仰之外,别无他求”;“哲学家的思想渊源于魔鬼”、“哲学家的学说原来就是魔鬼的理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是“糊涂人领糊涂人、瞎子领瞎子”;信上帝为善,不信为恶。4、捍卫基督教,勇于斗争:尼禄是上帝的“头号敌人”;“反对一切异教徒”的偶像崇拜、异端邪说和罪恶教唆;抵制异教徒的邪恶要坚贞不屈,“虽然肉体被囚禁”精神却在遨游中打开了“通向上帝的道路”,苟安是一个不可饶恕的罪行;基督徒“遭受杀戮,说明我们得到胜利”,“基督徒的血是种子”。5、复兴罗马道德风尚:妇女亮臂露面是“魔鬼的橱窗”;婚姻是上帝容忍的小恶;夫妻一对一,身体权不在己;婚姻只一次,续弦、再嫁全属重婚罪。
奥里根温和地修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信众甚多教会却责难不已。德尔图良由败德到守德再到脱离教会而加入基督教的摩泰教派隐居修行(宣传千年王国和耶稣再临的预言,为此做准备),修愿过激,却为教会谅解和厚爱。为了不雾里看花地简单地跟着科学学者的“神秘主义”和无神论者的“蒙昧主义”的评判走,我们应当清楚奥、德两教父当时面对的罗马帝国的社会情形:公元二世纪下半期和三世纪初期,对基督教的迫害还在进行(虽然早已没有今日中共对法轮功的迫害严酷),罗马街头巷尾没开光的神像跟人一般多却不能让男人规矩、女人止淫,挡不住婚外性诱惑,希腊各种哲学的论辩推动着重知轻德和怀疑主义的世风……如此社会背景下,奥里根修信断命根和德尔图良修愿不知踪影,他们言行一致地遵从圣经和认认真真地教导他人,是在尽一个文化修炼人的社会义务,今人用神秘、迷信、蒙昧等邪词遮盖他们挽救罗马帝国败坏的贤德,心地很不好。
奥古斯丁是早期基督教最杰出的教父哲学家,宣教时间主要在公元四世纪下半期和五世纪上半期,其时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已无迫害并备受尊崇,还成了国教。奥古斯丁从小受父亲的影响,没有接受母亲虔信的基督信仰,16岁就嫖妓还与有夫之妇私通,喜欢恶作剧,典型的不良少年。17岁他去迦太基学修辞和哲学,沉醉于迦城的腐败世风中,自述“烟酒和情人把我团团围住”,很快和女子同居并有了孩子,并入了宣扬心善身恶的二元论摩尼教,对一般听道者的旺盛情欲表示理解,奥古斯丁获得了向善和行恶的心理平衡。后来他去罗马和米兰讲学11年,期间只与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握了一下手,却与柏拉图的理念论成了亲(由此认可了上帝的存在),通过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论认识到上帝是至善的精神实体,恶是善的缺乏是人的善性必须排除的意愿。从此他开始了新生活:解除婚约,辞去教职,闭门思过半年决定绝肉体私欲,爱天主基督。奥古斯丁偏重修爱。
博学的奥古斯丁成功地用柏拉图哲学讨论各种神学问题,阐述基督教义,创建起被称为奥古斯丁主义的教父的基督教哲学(名著是《忏悔录》),不再像以前的教父将哲学溶在神学中。他有专门的神学论著(名著是《上帝之城》)。关于奥古斯丁的思想很多研究,这里只将其哲学和神学简要地综合一下:1、信仰基督是善的选择:善是绝对的,上帝是至善;人妄用自由而犯罪作恶,受奴役是公正的处罚;爱俗世入地狱,从教会上天国;教会是上帝之城,教权高于皇权。2、上帝是真实的存在:上帝是完满的、永恒的圣父、圣子、圣灵三位光,而非三光;创造时间,为心灵的期望、注意和记忆;宇宙的秩序、万物的等级和人内心的思辨可以证明上帝的存在。3、信仰即知识:知识是关于上帝的知识,所有现象和事情的惟一原因都是上帝,包括下雨;研究自然是人“理智上的傲慢”罪过;带着爱心,瞻望上帝之光,才能认识真理;“信仰在先”(“是理智的途径”),“理智在后”(“是信仰的一种报酬”),“信仰为了理解”。这些思想迄今还影响着基督教。
跟佛教徒禅定的修炼形式不同,基督教徒往往是在山野中或教堂里祈祷。知行合一的“信、望、爱”修者,在虔敬和纯净的心境中身体充满能量(神功):具有高情感智能——心高志远,意志坚定,可慧眼看天上世界的景象和未来社会的演变。《耶稣传》在“12门徒”那节,描绘耶稣给12人能量的情景:他一边说“天国之门已经打开,圣光已经降临到你们的头顶上。看哪,你们身上充满了圣灵!”一边双手向两侧慢慢扬起,手指微张,掌心倾斜地半指向上天,半倾向门徒,像是在输送上帝之灵光给那些门徒……在门徒之间形成了一个热团。早期使徒学着保罗“信、望、爱”修的榜样,很多都能感应到“圣光”、“圣灵”注入体内的“热团”,真的相信“天国之门已经打开”,因而不畏迫害,勇于传教,体悟得到难以言表却真切知道的大智慧。所以“基督徒的血是(传播的)种子”。
基督教不可遏制地传播开来,从文盲阶层到文化阶层,就有了教父和教会。基督教会的神学争论也因为不同哲学或不同教父的解说无休无止,直到现在。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唐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