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农历十二月廿三,我国民间有祭灶的风俗。祭灶就是祭祀灶神。灶神,民间又称灶君、灶王、灶王爷、灶君菩萨。
祭灶的风俗在中国很早就形成了,它源于古人对火的崇拜。火的发明和使用,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先民们在住地烧起一堆堆火,用于取暖照明、烤熟食物、防御野兽袭击。这就是原始的灶。
在母系氏族里,灶是由氏族里最有威望的妇女掌管,所以,我国最早的灶神是位女性,她身着赤衣,美貌非凡。后来的道书则把灶神说成是昆仑山上的老奶奶,叫做“种火老母元君”。
男性灶神出现在汉代,传说灶神是炎帝和祝融。炎帝神农氏,以“火德”而称王天下,死后托祀于灶神。祝融为古代帝王高辛氏“火正”,死后为火神,也托祀于灶神。
在古代民居中,大部分人家在炉灶旁开一个小龛,用红纸写上“灶君神位”几个字,有的还贴上灶神的画像,两旁还贴一副对联,上联写“上天言好事”,下联写“下界保平安”。
相传到了农历十二月廿三这一天,灶神就要上天向天帝报告每家的善恶情况,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祭灶时要将所贴灶神像揭下烧掉,到了除夕时,再贴上新的灶神像供奉。
祭灶时最重要的祭品是糖果,祭拜之后将糖放在火上烤化后,抹在灶王的嘴上,用糖封住灶王的嘴,使他上天报告时多说些甜甜蜜蜜的好话。有些人家则用糯米汤圆祭灶,希望灶王吃了汤圆之后“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
- 关键字搜索:
- 农历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