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昔日天之骄子如今怎成“过剩品”

 2006-07-24 16:12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7月,大学校园失去了惯常的喧哗。在离校通牒的催促下,高达413万的高校毕业生在这个躁动的夏季被推向了社会。这个数字比去年增加了75万;而即便按去年72.6%的就业率估计,今年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至少也在百万以上。

  可是,中国的大学生真的多了吗?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5%,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数据为25%以上。从总量上来说,中国目前不至于会出现大学生失业才对。那么,中国的大学生是怎么过剩的呢?

  落后的就业观念似乎成了罪魁祸首。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日前就表达了这样的想法:他们为什么不去做普通劳动者?

  实际上,在毕业即失业具有相当普遍性的背景下,把原因归结于学生和家长落后封闭的就业观念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我们还需要找出大学生“非自愿失业”的客观原因。而这些客观因素,正表征了社会中的一些深层隐忧。

  首先,大学生过剩折射了中国高增长低就业的“非典型性”特征。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奥肯法则,即经济增长1%通常会带来2%~3%的就业增长。众所周知,这一在西方屡试不爽的经验规律受到了中国的挑战,而大学生失业则只是把奥肯法则的失灵延伸到了高素质劳动力领域。

  其次,大学生过剩折射了高等教育成本高昂。上大学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是投资就要有相应的回报。数万元的学费,加上寒窗几年的机会成本,使得让大学生们同一般劳动力混在一起竞争是不现实的。

  再次,大学生过剩折射了高等教育市场失灵。与基础教育不同,上不上大学是人们自愿选择的结果。如果高等教育市场是正常运转的,那么,就不应该出现大面积失业这种“非均衡”状态。大学生供过于求表明“看不见的手”一定是受到了严重的牵制。

  高等教育市场失灵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高等教育供给的垄断,许多高等教育供给根本就不是有效供给。比如,现在几乎每个地区都有一个师范大学,以前是专科,现在大都转为本科,而这类大学生的就业率通常达不到50%。在西方,专门的师范大学少之又少。其二,高等教育需求的信号失真。一些高校和部门为了提高就业率,营造高等教育“供需两旺”的假象。一些高校甚至要求毕业生必须提供就业协议书和接收函,否则不发放毕业证;个别学生为了拿到毕业证甚至找学校附近小店随意“签约”。这远不是什么正常现象。

  最后,大学生过剩折射了中国社会的流动性较低。这可能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大学生不愿成为普通劳动者是因为普通劳动者的上升通道并不流畅。毋庸讳言,现实的很多体制尚不健全,缺乏基于能力的选拔考评机制,裙带关系影响巨大。正是由于这种社会流动性的僵滞,所以起点就格外的重要。大学生不想同普通劳动者混在一起,因为一旦混在一起就很难分离,即便你是有能力的。

  因而,面对大学生失业的愈演愈烈,有关部门或许不应急于推脱责任,认定病根出在其就业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上,而更应该思考这种现象所折射出的重重社会隐忧。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