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官员的“嘴巴”与“屁股”

 2006-05-31 17:4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这两天,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针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一个谈话,或者说答记者问,引来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汹涌质疑。

这位官员用挖苦和嘲讽的口气教导说,“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需要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

这位官员的说法让人听来不大受用,因为,在一个高等教育还没有完全普及的情况下,大学生即使不是什么精英,自己不去自诩为精英,但至少仍然是社会为数不多的学有专长的专业人才,也在工作的选择上,至少应该专业对口,能够发挥专长。大学是花费高昂的投资,无论国家还是家长学生,都为此付出不菲的投入。没有人愿意把钱仍在水中打水漂玩,投资需要得到合理的回报,不但学生应该得到回报,社会也同样应该得到回报。学生和社会共同得到回报的双赢选择,就是毕业生能够找到最能发挥自己才干的岗位。这种要求并不高。如果让大学生去做扛沙袋,卖猪肉这样毫无技术知识含量的工作,确实是成为普通劳动者了,但是,这种浪费对谁有利?

另外,这位官员似乎没有看到实际就业市场中存在的体制性问题,一味责怪大学生,确实有些站着说话腰不疼,饱汉不知俄汉饥的味道。事实上,目前的就业市场,分成体制外体制内种种不同的区域,进入体制内基本上就进入了保险箱,享有种种特权待遇,如果落入体制外,则大多连基本的社会保险都没有。而普通劳动者难以逃脱的宿命恰恰就是在体制外生存,挣扎。面对这种不公平,显然,谁也不会心态平和,坦然接受。如果政府不想法、或者政府无力消除这种种不平,又有什么资格对学生的择业观指手划脚,说三道四呢?

人们反感这位官员,正是因为他居高临下教育、训导人的姿态。在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重的局面前,家长、学生或许真的应该转变就业观念,但是,转变就业观念显然不是政府官员优先操心的事,作为政府官员,首先应该对大众交代的是,政府为公平合理的就业,提供了哪些条件,做了哪些事,而不是来教育百姓应该具有怎样的择业观念。

当然,官员以人民的导师的面目出现而训导人,大概也是官员的职业习惯。

因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官员不大会说话,在面对公众的时候,至少不会得体地说话。这让我想起前年的一则新闻。那年的9月,在江苏南通市举行了“首届世界大城市高层论坛”,会上透露的消息是,中国市长们的发言水平与其他国家(尤其西方发达国家)的市长或市长代表有明显的差距,具体说,就是,中国市长发言时不讲场合,千篇一律,用的全是国内政治生活中长期使用的那一套“话语系统”;中国市长发言讲宣传多、讲问题研究的少,中国市长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我市形势一派大好”。

官员不会说话,显然也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去年1月5 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说,一些城市在公开招聘、选拔公务员和官员时,增加了演讲答辩项目;“对付”记者,正成为中国市长的必修课。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干部培训中心和中国市长协会主办的研讨班,中心内容是危机时刻如何与媒体沟通,也就是培训市长应对记者的能力。但是,官员锻炼说话,仅仅是为了好与记者打交道,在记者面前少出丑,多出彩,主次关系大概又颠倒了。记者不过代表公共利益、公共意愿前来同官员打交道。官员如果具有真正的公共服务意识,把公众当上帝,把人民当主人,怀着谦卑诚实的心肠,对公众讲话,那么,不管能否应付得了记者,这话大概是能够讲得动听的,而如果不忘当官作老爷,时时不忘操起官腔——英语中所谓的 Mandarin(满大人的音译,表示官腔,官话),来诈唬百姓,训斥百姓,教导百姓,则免不了要受到百姓的指责。

这样看来,官员要学会说话,语言的训练是次要的,屁股坐在什么板凳上却更为关键。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