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不是灾难,而是当地官方长达12年的隐瞒和不作为。如果及时让外界知道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虽然我们无法避免这场灾难的发生,但我们能够将这场灾难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艾滋病感染者越来越多 早说出来不会这样
本报云南德宏4月6日电 “1989年以后的10多年里,我们都不能说市里出现了艾滋病人,事情被捂了起来。大家不知道真实情况,就意识不到危害。结果现在连有些70多岁的人都检测出艾滋病病毒,退休干部也染上了。早说出来不会这样!”段一娟说。
段一娟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德宏州”)瑞丽市疾病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科科长,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16年,她见证了瑞丽市艾滋病的历史。1989年瑞丽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后,当年该市共检测出146例艾滋病感染者。
段一娟表情忧郁,她和同事们在经费极度匮乏、人手紧缺的工作环境中艰难支撑。但面对艾滋病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险峻局势,势单力薄的基层“防艾”组织徒唤奈何。
上世纪90年代初,一名艾滋病防治专家在德宏州盈江县调查后预言,由于毒品泛滥,10年后,当地将会出现大批艾滋病遗孤。预言不幸应验。现在盈江县有艾滋病遗孤51人,而德宏全州的艾滋病孤儿达500多名。
记者在德宏州4个县市从不同信息渠道证实,1989年后的10多年里,德宏州政府缺少正视毒品和艾滋病的勇气,理由是担心影响德宏州的改革开放形象。“谁都不敢说,怕领导不高兴。老百姓也不晓得,危险就悄悄来了。”一名县级干部回忆说。
一家三个感染者 三种传播途径
本报记者 殷红 一位瘦弱的傣族咩吧(老大妈)嚼着槟榔,赤脚站在院子里,成群的苍蝇在飞舞。她的儿子、儿媳带着孙子下地干农活去了,家里空旷而冷寂。这里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德宏州”)盈江县太平乡互回村。
“1999年的时候,我家仆冒(儿子)上山放牛,被那些小青年引着吸了‘四号’(海洛因),开始他们不要钱,上了瘾才收钱。”她用傣语说,儿子刚染毒品时只是吸食,后来改成注射。由于和其他吸毒者共用针具,一年后,仆冒感染了艾滋病。当时一家人和寨子里的村民一样,对艾滋病毫不知情,仆冒也不知道他的身体里已潜藏了致命的病毒。2000年10月,仆冒的妻子生下一个男孩。该县疾病控制中心随后检测发现,他们一家三口都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当地官员说,这个家庭的3个感染者代表了艾滋病的3种典型传播途径:注射毒品的针具交叉感染、性行为传播、母婴传播。
德宏州这块充满诗情画意的土地曾经被一首名为《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歌曲传扬,但日趋严重的毒品和艾滋病问题正困扰着德宏州,改变着人们对它的美好记忆。
日前,记者来到德宏州潞西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时发现,在戒毒治疗区四合院式的平房中,弥漫着消毒剂刺鼻的气味,每间约20平方米的房间里挤着10多个脸色灰暗的戒毒者,几乎都是年轻人。
在女子康复治疗区一间光线暗淡的宿舍里,一个瘦小的躯体严实地包裹在被窝里,孤零零地躺在铁架床上。这名20多岁的女吸毒者的艾滋病已经发作。管理人员说:“她不好意思见人,浑身都溃烂了,睡着等死……”
戒毒所现有115人在接受强制戒毒,其附设的戒毒康复农场约有700人在接受生理脱瘾后的心理戒断。管理人员介绍,他们中的很多人戒断毒瘾后都多次复吸。
戒毒所提供的资料显示,潞西市现有吸毒者4035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其中景颇族1450人。
瑞丽市姐勒乡卫生院的“关爱家园”是中英国际合作项目,旨在为艾滋病感染者提供治疗和心理关怀,向艾滋病感染者免费提供抗病毒治疗,并向其中5个感染者家庭提供3000元的小额贷款用于购买化肥、种植甘蔗。
瑞丽市艾滋病防治办公室副主任李洲林说,从2002年至2004年,先后有200多人次在“关爱家园”获得治疗。姐勒乡的一个村迄今已有近百名感染者发病死去;瑞丽市1989年发现的146例感染者现在只有16人还活着。
中国青年报
- 关键字搜索:
- 云南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