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赵紫阳病故是否引爆中国社会矛盾深值关注

 2005-01-17 14:5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在被软禁长达十五年之后,于二零零五年一月十七日病故。赵紫阳之死,不仅仅是他个人生命的终结,也使得中国民主化失去一个指标人物。目前的中国大陆深陷贫富不均、失业率高的局面,赵紫阳之死,是否会引爆各种社会矛盾,引人关切。

出生于一九一九年的赵紫阳,与邓小平素富渊源,抗战期间曾任冀鲁豫边区地委书记,当地即属邓小平活动区域。文化大革命时,赵紫阳遭红卫兵指为“走资本主义反动派路线”遭批斗,亦与邓小平同命运。传言一九七六年赵紫阳曾秘密参加由叶剑英召集、在广东从化举行的反四人帮密商,赵紫阳自是得到邓小平信任。

之后,赵紫阳在担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期间,推动国有企业放权,成为“改革派”重要成员,声名鹊起,得以于一九七九年升任中共政治局委员、一九八0年进入政治局常委会,同年九月成为国务院总理。

赵紫阳在中共中央担任要职期间,中南海政情十分复杂。一方面,改革派与保守派分别在邓小平与陈云的领军下缠斗不休;另一方面,邓小平既推动改革开放,也掀起“清除精神污染”、“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令邓小平口中“天塌下来,有胡耀邦和赵紫阳顶着”的胡、赵两员大将,也顶不住“政左经右”和物价上涨、 “官倒”贪腐等问题所带来的压力。

一九八七年一月十六日,中共元老以“反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力”的罪名罢黜总书记胡耀邦,由赵紫阳接替,当时日本时事社曾报导,赵紫阳投下了倒胡的关键一票。但赵紫阳继任总书记后,他也不可能改变中共政局上述结构性矛盾,施政同样左支右绌。

当时,以国务院总理李鹏为主的保守派,不断针对连年赤字、物价上海、经济体制改革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等问题,向赵紫阳放冷箭,民众也对日益严重的腐败现象十分不满。因此,当一九八九年胡耀邦逝世后,出现大规模悼念及追求自由民主的运动。面对这场运动,赵紫阳不但与李鹏不同调,也不接受邓小平对民运的定性:“这是一场有计划的阴谋,是一次动乱”。始而在会见前苏联领袖戈巴契夫时,披露重大问题还要请示邓小平的中共党内绝密;继而力主透过对话化解天安门前的学潮;之后更亲自到天安门广场向学生表示“我来晚了”;最终在六四镇压后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被控“分裂党、支持动乱”罢黜所有职务,遭软禁长达十五年至死。

不过,当年赵紫阳在四川推动的企业改革,成为中国走上商品经济、市场经济道路的先声;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十五大再获确认;一九八八年初所提“两个凡是”:凡是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措施都鼓励、都允恚环彩俏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