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前,潘岳因主持中共高层"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重大课题而受瞩目,但据说因其提出的主张对现有体制的冲击太大,又受到左右两股极端的反对而被弃用,从此一路走低,最后被平调至国家环保总局。有分析家认为,潘岳将因此淡出中国政坛。更有知情者分析潘岳个性,说他太过冒失,不懂为官之道,再加上其岳父刘华清早已失势,潘岳能保住副部级已属不易,不可能东山再起。
这些分析也颇符合中共官员的惯常表现,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能走一步则走一步,一旦遇到困难,则得过且过,不出大事是这些人的上选为官之道。潘岳已遇过挫折,没有沉沦已属难得,明哲保身应是他的首选。
但潘这个人似乎总是不按常理出牌,偏往风口浪尖上站,这一次,他亲率督查组赴湖南暗访,而且一下子查处了全国的知名化工企业--这可是湖南的利税大户。自古湘江多政客,且个个手腕了得,他潘岳饶是一条过江龙,但不压地头蛇的箴言还是应该思量一下的。
众所周知,环境保护是大陆的经济结构性问题,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一种损害性增长,每年GDP的增长中,有多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虽无人计算,但肯定占的比例不小,如果真搞环境保护,中共每年7%的目标能否实现,其答案不言自明。
从这一角度看过去,潘岳查处的就不光是一个或数个污染企业,这一路弄下去,就要涉及到大陆经济结构这个根本性战略问题。如果他小打小闹,捞点政绩,或者能做多少做多少,倒也罢了;如果他是真下决心搞,他就要注意到,他碰撞的不光是一个数个利益暗礁,而有可能是整个的经济浅滩,万一新一轮环保举措因现实阻碍太多退了潮,他就有可能再一次被搁浅。如果这样的事再发生一次,他就不可能再有任何机会了。
但潘似乎有一些不顾一切,也许,在新一届政府领导下,中国将出现新的发展战略大调整?潘所做的,只代表了这种重大战略调整中的局部内容?从现在的迹象,还看不出这一点。西部大开发叫得响却没有效果,重新振兴东北又纳入日程,水资源的长期性投入也已开始,我们并不能从这些零星的计划中拼凑出一张中国的战略大图来。这种新的发展战略,必须以能源、信息、经济、环境、军事等因素的安全为核心来构筑。潘岳的"下大决心",从目前看,只能是一人一局的体现。笔者在佩服他的勇气的同时,又为他捏一把汗。
不过,中国有句古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或许潘的所作所为,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至少能让大陆向问题的根本上靠近一步,也算有所作为了。
- 关键字搜索:
- 杨明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