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汤祷桑林 德泽天下

 2003-05-14 17:27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翻开中国历史,当遇到重大灾异如蝗灾、干旱、慧星出现等时,古时的帝王认为是上天的示警,是对自己统治不满意的警告,是自己“德不类”,所以要采取“素服”、“避殿”、“撤乐”、“减膳”等措施,以反省,“修德”,甚至还要下“罪已诏”,把导致灾祸的原因归咎于己,让天下宽恕自己的“失政”于民。这与古时的帝王治国须“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德配天”的宗旨是一致的。

当一个帝王真心的为民祈祷时,他的德行就会感天动地,流芳百世。商朝的开国之君成汤就是这样一位有仁德的君王。《帝王世纪》中说他“ 长九尺,有圣德”。在他还只是夏朝的一个诸侯国的国王时,有一天他出游,看见有人四面张网,并向天祷告说:“从天而下的,从地上出现的,或从四方来的禽兽,都投入我的罗网。” 成汤见此情景,感叹地说:“这样网罗捕捉,其残酷的手段是暴君夏桀所为”。因此命他除掉三面猎网,留一面,并改祝词为:“愿向左的,往左逃,愿向右的,往右逃,愿上飞的,速往上飞,愿往下逃的,速向下逃。只有命该绝的,才入我的网中。” 汉南的各诸侯听说此事后,都赞道:“成汤之德连禽兽都能被恩泽,何况于人呢!”一时归顺者有三十六国。这也是流传至今的“网开一面”的成语的由来。

据《周书》记载,成汤讨伐完暴君夏桀后,“三千诸侯大会,汤取天子之玺,置之于天子之座左,复而再拜,从诸侯之位,汤曰:此天子之位,有道者可以处之矣,夫天下非一家之有也,有道者之有也,故天下者,唯有道者理之,唯有道者宜处之。”成汤谦让三次,三千诸侯,没有一个敢即位的,然后成汤才即天子之位。

成汤即位后,起于夏桀时的大旱却一直不去。 连续七年的旱灾,使河干井枯,草木枯死,禾苗不生,庄稼无收。自旱灾开始,商汤就在郊外设祭坛,祈求天帝撤旱降雨。七年过去了,大旱依旧。商汤就命史官占卜。史官占卜后说:“应以人为祭品。”成汤沉吟后说:“我是为民请雨,如果必须以人为祭祀的话,就请用我之躯来祭天吧。”于是商汤沐浴、斋戒、剪发断爪,赶着素车白马,身着大麻布衣,腰系白茅,于桑林设了祭坛。他向上天祷告说:“罪在我一人,不能惩罚万民;万民有罪,也都在我一人。不要以我一人的没有才能,使天帝鬼神伤害百姓的的性命。”并以六事自责说:“天不下雨是我的政事无节制,没有法度吗?是老百姓有疾苦,对百姓失职吗?是官吏贪污行贿之风盛行吗?是大修宫殿 劳民伤财了吗?是有女人干扰政事了吗?是小人横行,我听信谗言了吗?”成汤话未完,倾盆大雨骤然而至,覆盖数千里。成汤以身为民求雨的事迹在《吕氏春秋.季秋纪.顺民篇》、《墨子》、《荀子》、《国语》、《说苑》等书中均有记载,内容也基本相同。

成汤以德治国,“以宽治民”,使商朝国力强盛。《诗·商颂·殷武》记录的“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的诗句,反映了商汤时期的盛况。对成汤德行的赞颂还可见于魏陈王曹植的《殷汤赞》:殷汤伐夏,诸侯振仰,放桀鸣条,南面以王,桑林之祷,炎灾克偿,伊尹佐治,可谓贤相。 又《汤祷桑林赞》:惟殷之世,炎旱七年,汤祷桑林,祈福于天,剪发离爪,自以为牲,皇灵感应,时雨以零。还有周庾信的《汤解网赞》:连珠两起,合玉双沉,谷为祥树,桑成乐林,三方落网,一面驱禽,德以行政,仁乎用心。成汤登天子位十三年,年百岁而驾崩。

历史走过了几千年,时代似乎应该在进步。可看看今日的中国,招致天怒人怨,SARS病横行,地震,干旱、蝗灾一年胜似一年,唯有立即制止这种招致天谴的恶行,方为正道。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