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在当选俄罗斯第二位民选总统之后,一直把外交重点放在欧洲。因此,普京此次访华,与其说是延续耶尔辛时代的“耶江友谊”,还不如说是当选俄罗斯总统后,匆匆补上访问东方大国中国的这一“缺课”。可见在普京的眼里,中俄战略关系并非如中国人所认为并希望的那样,是两国对外关系的基石。
普京态度不冷不热
与此相反,普京上台后对中国的不冷不热的态度,已使两国在耶尔辛时代所创立下的友好双边关系没有进展。尤其这次普京首次访问中国并没有带来一些新的东西,也没有使两国关系进一步突破耶尔辛时代的架构,这主要表现为:在普京眼里,中国从苏联时期到现在,只是俄罗斯对美外交关系上惯打的外交牌。
两国关系现阶段没有体现出巨大经济利益上的挂钩。在如今世界大国以经贸额作为两国实质关系好坏的晴雨表时,俄方并未在这次访问中,与中国达成从俄国向中国输送石油到中国东北的经济协议。因此,普京的访问并未使两国关系得到实质性进展。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中国经济并未从根本上带动邻居俄罗斯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俄罗斯高层和经济界并未做出像美国、西方资本那样抢滩中国市场的战略决策。
二、多年来中国对俄罗斯的巨额贸易逆差,及去年57亿美元的双边经贸关系,使得俄中战略关系的巩固并没有在经济层面上得到体现。
三、在中美俄大三角微妙关系中,俄中必须保持并争取同美国的良好关系,以便得到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美国市场。因此上说,中俄两国只是把对方看作是向美讨价还价的外交利益之牌。保持对中国关系的一定距离,是俄罗斯取悦于美国并在对美外交关系上取得主动的重要手段。
四、俄罗斯对中国取得其先进的军事技术存在着戒心。原则上是只卖武器不卖尖端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更不可能出现军事结盟的可能性。在以上诸多因素下,普京的首次访华没有给中俄关系迈向近似耶尔辛时代的惊喜。
中俄两国是敌还是友这个问题,至今还在俄罗斯内部有所争议。例如自由民主派的苹果党的著名领袖亚夫林斯基认为:俄罗斯必须联合美国和日本来遏制和战略夹击势力正在壮大的中国。持有这种观点的俄罗斯人现已不在少数。尤其是在俄罗斯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变化之后,这种两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已经使两国关系实际上在未来可能越走越远,最终俄罗斯将倒向意识形态和文化上较为紧密联系的西方。
随着中国军事规模的不断扩大,西边的邻居将更加坐卧不安。这就有了普京在上台后,访问西欧大国时所表达的俄罗斯想尽快融入到西方体系中去的愿望。并提出在北约不再侵害俄罗斯现有的利益下,俄罗斯可以加入北约。之后,普京又在法国提出了建立欧洲导弹防御系统的方案。如果在美国认为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不值一提,和军事实力不再是世界上对其最大的威胁时,也许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致,可能使美国默许俄罗斯在未来几年内加速到向美国和西欧。
共享导弹防御技术
这就不能排除掉例如俄罗斯前段时间所提出来的,和美国共同享有和研发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技术的可能性。而在中国日渐高涨的民族主义和反美情绪中,可能使美国得到中国是其唯一最大威胁的判断,到时美国可能和俄罗斯达成利益交换,以便腾出主要精力来对付日益壮大和反美的中国。不加遏制或疏导中国民间的反美情绪,将使中国付出较大的代价并出现21世纪最重大的战略决策失误。
为了避免和美国冲突及减少美国的疑虑,普京访问中国前发表讲话说:俄罗斯将务实的集中精力搞好国内事务,其次是扩展外部的影响力。这就使美国对中俄之间建立对美的反导弹系统的传闻不再起疑心,也就是说俄国从此将尽量避免和美国发生间接或正面的冲突。美国从而在台湾问题上更有日后军事介入的可能性,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在美国军事力量介入台海时,根本不会狙击美国太平洋舰队。韩战时苏联没有出动地面部队支援共产兄弟,现在则更加不会。因此从以上和以下几点也许值得中国对俄罗斯有个正确的判断:
一、从历史角度看,俄罗斯是现今世界上唯一从中国用不平等条约夺走大片领土的国家,并使外蒙古独立于中国之外,成为其附庸国。
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在苏联的黑箱作业下,中国被当作牺牲品,被迫卷入韩战和越战。79年又发生反对苏联势力在东南亚扩张的“对越自卫反击战”。80年代初发生的意图和目的在于打压中国、牵制美国的阿富汗战争。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所牵扯进去的战争无不和俄国有着很大关系。从而延缓和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使中国付出了惨重伤亡的代价。
三、中国远东威胁论在俄罗斯的兴起和不断扩大,例如莫斯科卡内基亚洲问题专家特勒宁所说:“俄罗斯的危险在于它正在失去亚洲部分的主权,那里正在成为其他国家的附属地区”。
在日益变幻的国际政治形势下,俄罗斯和中国最多也只能够做个面和心不和的朋友。
- 关键字搜索:
- 普京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