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放棄房產並斷供房貸的人越來越多。(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4年9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房價創9年新低,樓市持續低迷,房地產危機爆發、失業大潮蔓延和中國經濟堪憂的情況下,放棄房產並斷供房貸的人越來越多,銀行也怕房子爛在手裡開始讓步。
銀行開始讓步 也怕房子爛在手裡
綜合中國大陸媒體9月28日報導,近期銀行業對於房貸斷供的處理方式開始從傳統的司法拍賣或債權轉讓,逐漸轉向所謂的更為靈活、更為多元化的「冷處理」方式。即當房貸出現斷供後,銀行不會立即起訴購房者並向法院申請拍賣房產,而是會根據借貸人面臨的困難、還款能力、還款意願等因素進行分類管理,採取不同的處置策略。
也就是說,即使購房者房貸還不起,銀行可能也不會立即查封起訴和拍賣,而是跟購房者先協商:現在經濟不好,晚點還錢也行,月供還原來的25%就不算違約,只要不徹底斷供,一切好商量。
在中國社交媒體微博上甚至有人稱,斷供後銀行主動為其介紹工作。
業內人士指出,銀行也明白,危機可能已經快燒到自己腳下了。於是銀行的壓力與日俱增,不得不放低身段,對房貸斷供的業主不再堅持強硬態度,而是改為迂迴懷柔的「冷處理」方式。如此「冷處理」方式對雙方可能都是有利的,不至於一拍兩散,損失更大。
數據顯示,中國大陸42家上市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合計較年初減少了3191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六大國有銀行合計減少3119億元。
42家上市銀行中,有21家披露了半年度個人住房貸款的不良率,其中19家出現不同程度的提升,21家銀行房貸平均不良率提升了0.1個百分點。
9月14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8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指數年減5.3%,續創逾9年最大跌幅;數據也顯示,在房產投資、商品房銷售金額與面積上,中國大陸房地產市場仍在調整階段。
並且,房貸斷供的風險還在增加。根據Wind數據,8月份法拍房掛牌量是81901套,是2021年8月來最高值,首次突破8萬套。特別是法拍房成交額199.19億元,低於7月的215.48億元,平均成交折價率是73.06%,是2023年9月以來最大折扣。
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對路透社表示,在下半年新的逆風下,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將進一步惡化。
法拍房與家庭債務危機
根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站數據,截至2024年9月4日,中國處於失信狀態的被執行人數量為841萬人。但據《聯合早報》報導,這個數據在2020年初為570萬,四年間增加近68%。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統計,其中大部分是由於未能按時償還商業貸款和住房貸款且年齡在18到59歲之間。
在過去五年裡,中國家庭的債務總規模激增了50%,現在達到近80萬億元左右。
如果有人不履行裁決,無法償還債務,或者被認定不配合法律程序,法院就可以將其列入這個黑名單,成為俗稱的「老賴」,法律文本的解釋是「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的人員」。中國官方正打擊拖欠債務者,具體做法包括劃扣他們的工資,或限制他們進入政府部門工作,以及限制他們乘高鐵、飛機出行等。許多拖欠債務者被禁止購買高額保費的保險,並被告知不能去度假或住高檔酒店。如果他們不遵照執行,有關部門可以拘留他們。
《華爾街日報》認為,不同於美國的情況,中國不允許大多數人宣布破產以勾銷壞賬、繼續自己的生活,包括那些遭遇了一連串厄運的人。在房價下跌、通貨緊縮風險與日俱增、失業問題持續構成挑戰的情況下,中國領導人迫切希望讓民眾擴大消費。但是,用來償債的錢每增加1元,可以用來購置新衣服或度假的錢就會少1元。而拖欠債務可能受到的懲罰正讓許多家庭在用錢方面變得更加保守。
中國長期的房地產繁榮而後爆發危機是家庭債務增加的重要原因,因為許多人為了買房不得不借更多的錢。一些購房者揹負額外的債務是為了置辦更多房產用於投資,有時甚至任憑房子空置。如今房地產熱潮已經結束,房價正在下跌,許多人無力償還債務。
中國官媒《上海證券報》報導,房地產市場研究機構「克而瑞」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中國全國住宅類法拍房挂拍量超20.2萬套,同比增幅超過12%,但成交率逐年下滑,2024年上半年的法拍成交率為17%,較上年同期下降7個百分點。
報告說,從折價比例來看,2024年上半年成交法拍房的平均折扣比例達33%,同比增加3個百分點。在房屋交易量持續收窄的背景下,法拍房的折扣力度正在進一步加大。
報告說,中國樓市目前仍處於下行階段,加上經濟承壓,前些年高槓桿購屋群體將面臨較大的還款壓力,貸款違約風險或將增加,這也代表中國住宅類法拍房的供應規模還會繼續上升。
報告還說,法拍房在二線城市的增幅最為突出,其中鄭州在2024年上半年的挂拍套數達5178套,較去年同期大增43%。廈門、蘇州、福州等城市的住宅類法拍房掛牌量也同比增長超過40%。
事實上,自去年7月以來,中國各城市監測數據都顯示,無論法拍房還是二手房的掛牌量,都有進一步提升的趨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