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6•18」購物節回望:誰賺錢了?(圖)

 2024-07-17 08:4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24年7月17日訊】這些天,中國國家統計局陸續發布了6月份的統計數據。今年6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2%。其中,衣著上漲了1.5%,生活用品上漲了0.9%,文化娛樂上漲了1.7%,其他消費品則上漲了4%。但只有交通通信和食品菸酒在下降。

這也符合咱的草根預期,畢竟茅台帶崩了白酒價格,「蘿蔔快跑」拉低了出租車均價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對於這些數據,很多朋友提出了質疑,他們說商品價格不可能都在上漲,剛過去的「6•18」,統計局沒有看到嗎?那可是一個比一個價低呀。大家舉了很多誰家那小誰的網店個例,從大家都在做無底線的價格戰論證出今年「6•18」各大平臺的GMV(總交易值)都在跌,這直接導致的後果是:無論平臺還是商家都賺不到錢。

更有甚者,谷賤傷農,貨賤傷廠,低價內卷不能促進國家發展。所以現在,中國經濟最大的挑戰,那就是:電商平臺無限低價。但說實話,這個邏輯鏈有點長,中間任何一環要是有問題,就可能直接導致結論錯誤哦。

大家都知道,國內大廠這幾年的增速都在放緩,根本原因是人人都有10億用戶,增長自然就放緩了,電商自然不例外。根據星圖的統計,今年618期間,全網的GMV大約在7428億,比去年「6•18」期間下降了7%。

這個數據靠譜嗎?咱是覺得離了大譜了。

首先是,各個電商平臺比如京東的表態,他們說自己今年「6•18」下單量和GMV都創下了新高。然後是統計局數據,今年中國5月網上實物零售都超過1萬億。現在,各大平臺的「6•18」活動期都拉的特別長,動不動就是20天起步。要是這樣GMV都只有7400多億,那各大平臺也別搞什麼「6•18」了,回家洗洗睡吧。

最後是「境外勢力」質疑,比如,匯豐和花旗銀行在自家今年「6•18」研報中,同樣對星圖數據的統計方法表示了質疑。匯豐就認為,易觀統計的今年「6•18」全網GMV增長11%左右更為可信。

這麼看下來,平臺並沒有因為價格競爭而賠本。

就在6月CPI公布之前,中國國家統計局還公布說今年6月工業商品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8%。同樣的,今年6月下旬,包括黑色金屬、煤炭、化工產品、農產品等基礎原材料的價格也在下跌。

如果出廠商品價格在跌,終端銷售價格在漲,那就只能證明一件事:流通環節賺得更多了。

那我們來分析一下這錢被誰轉走了。根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今年「6•18」主播的收入普遍下跌,有從業者認為整個行業普遍下降50%左右。有的主播甚至低到20塊錢一小時,還不如去街上貼小廣告。

那麼,是快遞費用漲了嗎?根據國家郵政局的數據,今年1∼5月,全國完成快遞業務655.9億,快遞收入5371.1億元。平均下來,一件快遞8.1元。而去年同期,這個數字是9.3元。很顯然,快遞行業不能背這個鍋。

整個流通環節,快遞沒賺、主播也沒賺,那這錢,不會是被一直跟媒體們喊疼的中間商賺走了吧?不會吧,不會吧?

咱看了一下,密集喊疼的很多都是賣白牌的中間商。這就很有意思了。就比如說為什麼星圖的數據和實際數據偏差比較大這個問題,研究了一下,一直以來,星圖是通過對超過10萬家品牌店舖進行統計,所以,他們得出GMV萎縮的結論恰恰證明了一個問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都喜歡買白牌。

事實上,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今年前5個月的網上零售額相較去年和前年同期,都有所增長。

綜合考慮下,對消費起到了促進的作用。也就是說,這些白牌中間商在大量賣貨的時候,抱怨電商平臺之間在搞價格戰,你們是不是有點太抽象了?

賺錢可以,別老拿大家當杓子。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宇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