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4年7月12日訊】中國經濟下行,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預告相繼出爐,已公布的將近700家中虧損超過半數,其中預虧超過10億元的公司達19家,光伏和地產等行業受創最深。
據《財聯社》分析報導指出,截至9日晚間為止,披露業績預告的公司中,預期盈餘的企業305家,預期虧損的公司達393家。受產業鏈各環節市場價格全面大幅下降、維持低迷影響,光伏行業成為上半年受損最重的行業之一,也是當日預告巨額虧損公司數量最多的行業;其中隆基綠能、通威股份、TCL中環、愛旭股份、雙良節能、京運通和弘元綠能等7家公司最高預虧超過10億元。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的「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增長近3成(29.9%),但才經過半年,光伏多家企業已經虧損連連。
旅美財經學者程曉農對本臺表示,過去中國各個地方企業拿到中央政府補貼都去搞光伏產業,目標是出口,但是現在出口難度增加,美國市場不易進入,歐盟也在針對傾銷討論制裁問題,光伏產業陷入虧損是必然的結果;而且不光是光伏產業、電動車也是如此。
「中國原來指望電動車可以佔領歐洲市場,以為可把歐洲所有國家的汽車全部打垮,然後由它一家獨佔。但歐洲國家畢竟不是傻瓜,不會開門讓中共去把它們摧毀掉。中國所謂新質生產力的‘新三樣’都是白費,有了中美冷戰就更加是白費。」程曉農補充說,「前兩年是晶元,這兩年是電動車、光伏,不知道下面還會想出什麼產業,產能過剩在中國是常態。」
中國產業一窩蜂同質性高、品質差產能過剩是常態
《證券時報》報導,中國工信部9日發布《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2024年本)》,引導光伏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製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報導引述業內專家表示,中國光伏產業亟待政府「有形之手」與市場「無形之手」同時施力,進行以提高技術標準和市場准入門檻為主要手段的結構性調控。
臺灣勵志協會(TIA)執行長賴榮偉接受本臺訪問時分析指出,中國經濟長期以來就是一窩蜂,企業投資都是配合政策走向,一聲令下要搞光伏、要搞晶元,一窩蜂做出來,同質性高、品質又差。
「現在中國國內景氣不好,大家消費慾望低落。輸出到海外又引起世界各國抗議廉價傾銷,用不公平的經濟手段,與強調自由經濟精神的這些國家來競爭,引起世界各國反彈。所以中國的產品只好賣到‘一帶一路’或者三四線的國家。在此情況下,中國經濟全面嚴重下滑。」
中國房企上半年普遍虧損
除了光伏產業外,房地產依然沒有起色。《南方都市報》報導,截至10日,已有十餘家上市房企發布2024年半年度業績預告,普遍虧損。專營高端地產項目的企業金融街,預計2024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約18.21億元至21.86億元,虧損超過10億元的還有華僑城A和中交地產。由盈轉虧的房企如萬科,上半年預計淨虧損70億至90億元,同比下降171%至191%。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房地產行業的低迷已持續多年,經濟放緩和消費信心疲軟拖累了許多房地產開發商的銷售,它們正面臨流動性危機。由於難以利用債務市場進行融資,許多開發商在貸款和債券的償付方面出現拖欠,有些甚至破產。
金融學者司令告訴本臺,中國許多房企因為資金斷鏈,購屋者交了錢給房企,卻被房企寅吃卯糧挪作他用,蓋房子的資金所剩無幾,造成爛尾樓問題惡化。中國政府雖啟動了保交樓專項行動,由政府統籌,讓央企出面收拾爛攤,期望能挽救市場信心,但是現實卻潑了中國政府一盆冷水。
「不是上半年喊出了口號,今年老百姓就能高高興興拿到房,年底或春節前就能入住。很明顯這需要一段時間,不是一蹴而就,」他說。
司令還注意到,中國建築業的從業人員,很多仍然是勞務輸出大省的務工人員,這些人現在都逐步回鄉創業,或減少外出務工的比例,所以中國建築業面臨用工荒,這勢必讓現階段爛尾工程想復工不易,中國房企的虧損恐怕還會繼續延續下去。
版權所有 © 2006, RFA。 經自由亞洲電臺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許可進行再版。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