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好萊塢電影《美國內戰》切合北京主旋律中國影迷期待上映(圖)

 2024-05-31 02:3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3
    小字

美國
美國士兵巡邏(圖片來源:Paula Bronstein /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5月31日訊】臺北——好萊塢電影《美國內戰》(Civil War)獲准於中國上映,不少影迷引頸期盼,尤其網路上的小粉紅更期待看到美國是如何崩壞。分析人士說,今年是美國大選年,考慮到現實世界的情勢確實會讓中國影迷有所遐想,況且電影命名又正中北京的「政治正確」,通過審查並不意外。

由美國獨立電影製作公司A24出品的《美國內戰》自4月在北美首映以來,全球票房累計達1.13億美元,成為該公司繼2022年奧斯卡金像獎大贏家《瞬息全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之後,第二部全球票房破億美元的電影。

《美國內戰》由華樺傳媒、阿里巴巴代理引進中國,將於6月1日點映,並於6月7日的端午節檔期在全國院線上映,這也是A24登上這個全球最大電影市場的首部作品。根據微博電影榜單,《美國內戰》目前名列最期待的進口電影第一名,幾乎可以肯定該片會成為A24旗下的歷史票房冠軍。

眾所皆知,中國不但有嚴格的電影審查制度,對於外國進口電影更設有配額,許多好萊塢商業大片不得其門而入,A24這次能通過審查自然引起業界關注。

美媒《好萊塢報導》(The Hollywood Reporter)指出,作為A24第一部獲准在中國上映的作品,《美國內戰》是一個耐人尋味的選擇。據分析,一般而言,任何暗示潛在社會不穩定因素的電影都會被中國審查機構拒絕,但是美國陷入混亂,很明顯是中國宣傳當局完全可以接受的主題。

涉分離主義難登中國戲院《美國內戰》成特例

《美國內戰》一片講述在不久的將來,美國總統違憲延長自身任期到第三任,繼而爆發了影響全國的內戰,19個州脫離聯邦政府。隨著加州和德州組成的聯盟「西方力量」(West Force)步步進逼華府,主角群所組成的戰地記者團冒險穿越戰線,希望能搶在美國總統向「西方力量」投降之前採訪到總統。

臺灣影評人協會常務理事翁煌德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中國對於分離主義相當敏感,基本上相關議題的電影是很難在中國上映。況且中國一向指控西方鼓勵臺灣、香港、西藏、新疆的分離主義,如今有一部影片是在描述美國被分離主義肢解,北京當局可能會認為具警世作用,值得讓中國人看一看。

翁煌德說:「假設你們的國家(美國)面臨到這樣子的一個分離的狀況,那你們又是怎麼樣看呢?中國當然是歡迎這部作品,那我相信中國的影迷在看到這部作品的時候也會有所感觸。」

位於臺北的業餘影評人周毓翔則說,在現實世界美中競爭的背景架構下,中國政府一方面強調「東升西降」,另一方面又不斷內宣民眾要仇美,因此,《美國內戰》當然是一部符合主旋律的電影,能通過中國的審查並不意外。

周毓翔告訴美國之音:「片名取得很好啦,就是美國自己打自己嘛,那感覺好像就可以符合他們(中國)想要看到美國自己體制崩壞的樣子,其實從中國的大內宣大概多少看得出來他們的目標就是在凸顯美國的制度不如他們,或是美國的各方面不如他們,他一定會想說你這些影片證明你們美國的民主和制度是脆弱的嘛。」

《美國內戰》一片自上映以來即在華人圈掀起討論,香港早於4月上映(港譯:美帝崩裂),已經有一些深圳人過港搶先看。

位於深圳不願透露全名的蘇先生向美國之音表示,自己是被片名所吸引到,想看看美國人會怎麼拍出美國崩壞,不過全片並沒有交代太多內戰各方勢力的由來,讓他有點失望。

翁煌德指出,純粹以電影結構來說,這部片確實很多細節都沒有交代清楚。比如說,只要稍微懂一點美國現實政治的人就會知道,加州和德州是不可能結盟的,既然影片要拋出這麼異想天開的創意,觀眾自然會很期待這股勢力是從何而來?但是全片都沒有解釋。

翁煌德接著指出,一個國家內戰通常都會有外部勢力的介入,對照當今國際局勢來看,美國的混亂通常會聯想到中國和俄羅斯的陰謀,然而這一點在片中也沒有任何蛛絲馬跡可循。

他說:「這部片也許當時在製作拍攝的時候就已經有料想到,就是因為把它描寫得這麼空洞,所以它去任何國家都可以上映,我相信它在俄國也可以上映。它因為把整個政治局勢的敘述,描寫得非常空洞,然後非常的模糊、不清楚、曖昧,以至於所有你不管是支持美國、反對美國的國家,可能都可以找到各自解讀空間。」

美國大選年更添內戰想像

即使在中國還未正式上映,但是《美國內戰》如此直白的片名,已經吸引到不少網民的注意,社群平臺微博上亦有熱烈討論。

電影博主「電影看首映」寫道「這個故事題材,讓我們歡欣鼓舞,而這高評分,顯示國外觀眾也沉浸其中。」

微博大V「別夢依稀笑逝川」說:「已經有點期待《美國內戰》怎麼回事了,好萊塢終於成功撩到中國市場的爽點,大客戶嘛,就是要主動給乙方提需求,馴化規訓他們的產品輸出,這天經地義。只要不剪,一定去貢獻票房。」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認為,今年是美國大選年,電影上映的時機對照現實世界,確實吊足觀眾的胃口。

王義桅指出,從前的好萊塢電影都是由美國充當「英雄」角色,由美國解決世界的問題,比如與外星人、蘇聯或恐怖份子做鬥爭。但近年來,美國最大的問題出在國內,並且無法解決,現任總統拜登和前總統特朗普將再次對決所引發的社會對立就是一大隱憂。

王義桅向美國之音表示:「我覺得(觀眾)比較關注的就是因為特朗普和拜登誰都不認輸,開始很多人擔心美國會引發內戰也好,或者分裂,觀眾也會受到美國國內政治極化、內鬥的影響。」

電影官宣「中國香港」網民叫好

《美國內戰》不僅片名抓住中國觀眾的目光,影片中一名香港記者被白人士兵槍殺的一幕更是在中國內地引起極大的迴響。

主角群一行人在旅途中被極右勢力軍隊俘虜,其中一名持槍士兵一一詢問主角群「你是哪一種美國人?」「你從哪裡來?」一名亞裔記者顫抖說出自己來自香港,結果遭到無情槍殺,該名士兵最後還語帶諷刺補上一句「喔,中國」。

《美國內戰》的官方微博不但將這一幕剪成預告片,還特地上字幕註解「下次說全了是中國香港」,這樣的詮釋方式讓許多網民大聲叫好。

網民「一葉不孤城」在官宣影片留言道:「說他打死個同胞,很是氣憤。但話又說回來,他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網民顧培欣說:「這要回答的是臺灣,票房可不得突破天際。」

分析人士指出,這一幕之所以不會被冠上「辱華」,甚至受到中國觀眾的愛載,是因為符合小粉紅的價值觀,戳破了那些受過西方教育而自覺為「高等華人」的虛偽。

換言之,不論是來自香港、臺灣,還是美國出生的華人,只要生得一副亞裔面孔,在美國極右派眼中都是中國人。

翁煌德認為,這一幕出現的美國種族主義者,不僅有助於凝聚中國民族主義,也相當程度醜化美國形象,並暗示那些不惜偷渡到美國的「潤人」就算到了當地,也不會過得多好,牆內的小粉紅看了當然是大呼過癮。

深圳蘇先生則說,在香港的戲院看到這一幕時,自己當下並沒有想到太多,周遭並也沒有出現太大的反應。他認為,這個橋段事後想想確實挺有意思,難怪會被剪成預告片,受到內地影迷推崇,也不得不佩服片商很懂得「政治正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美國之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