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茂被建行呈請清盤:房企清盤潮會來嗎?(圖)

【看中國2024年4月10日訊】4月8日,世茂集團發布公告稱,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股份有限公司於2024年4月5日向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提出對本公司的清盤呈請,涉及本公司的財務義務金額約為15.795億港元。

受接獲清盤呈請的影響,4月8日,世茂集團股價大跌,早盤跌幅一度超過12%,截至當天收盤,世茂集團股價下跌18.68%。

針對清盤呈請,世茂集團和此前碧桂園等大多數被債權人清盤呈請的房企持同樣的態度。在公告中,世茂集團表示,「該呈請並不代表本公司境外債權人及其他相關方的共同利益。公司將極力反對該呈請,並繼續推進境外債務重組以最大化其相關方的價值。」

其實,在3月初就有市場消息顯示,德意志銀行正準備在香港對世茂集團提起清盤訴訟,只是目前尚無進一步進展。

甩賣優質資產 2023年虧損145億元

與其他出險房企自救動作類似,世茂集團除了積極進行債務重組外,也在甩賣優質資產、提升銷售、回籠資金,但是,其自救之路並不順暢。

據公開消息顯示,2021年下半年到2023年,世茂處置了旗下多個在港項目股權、地塊。2023年10月,世茂股份實控人許榮茂將位於西澳大利亞的養牛場投資組合推向市場,再次引起市場關注。2024年,世茂仍舊在折價出售多處資產,其中包括2.46億低價轉讓「深圳坪山第一高樓」、2折甩賣泉州台商寶龍廣場,甚至降價26億元公開拍賣核心資產深圳世茂深港國際中心,但目前暫未成功出售。

根據世茂集團最新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公司2023年合約銷售額為428.22億元,合約銷售面積為294.7萬方;共實現營業收入594.64億元,同比下降5.7%;權益持有人應佔虧損約為210.3億元,股東應佔核心業務虧損約為145.08億元。去年全年,公司整體毛利率僅為9.8%。

虧損的背後是巨大的債務壓力,截至2023年末,世茂集團總資產5432.5億元,總負債4919.99億元,剔除預收款項後的資產負債率約為88.7%,淨負債率約為473.2%,現金短債比為0.04。公司擁有銀行借貸、其他金融機構借貸以及債券的還款額合計約為2639.6億元,其中一年以下為1513.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核數師審核業績公告披露,「對財報無法表示意見,可能無法在正常經營過程中變現資產和償還負債。」

2024年或將迎來房企「清盤潮」

據瞭解,此次世茂清盤申請人中國建行(亞洲),截至目前已經對四家房企呈請清盤,包括3月向香港法院呈請德信中國清盤;2月呈請大發地產清盤;2023年呈請中梁控股清盤。目前,大發地產和中梁控股還在等待聆訊中。

根據國有六大銀行近期發布的2023年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末,國有六大行房地產業貸款餘額合計約4.09萬億元,較2022年末增長2534.92億元,同比增長6.6%。但是,從佔比上來看,房地產業貸款餘額在貸款總額中的佔比有所下降。

截至2023年末,國有六大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餘額合計約2144.96億元,較2022年末增長167.36億元。其中,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的房地產業不良貸款餘額較2022年末分別下降77.94億元、35.74億元,其他四家銀行均有所上升。在房地產業貸款不良率方面,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的不良率較上年末有所下降,其餘三家的有所上升。

對此,六大行之一的交通銀行執行董事、副行長殷久勇在業績會上表示:「過去一年受制於房地產市場整體行情影響,房地產不良貸款、不良貸款率有所暴露。未來一段時間,房地產行業的貸款質量管控仍將是銀行一項重點領域的工作,將持續加強對房地產業務風險的管理,持續跟蹤出險房地產企業和項目風險的變化情況,對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努力保持房地產行業貸款的整體質量總體穩定。」

業內人士指出,不管是德意志銀行還是建行,暴露出險房企的信用風險及信用危機,對整個房地產行業及金融市場都有非常重要的警示作用。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某種程度上清盤是投資者增加話語權、對出險企業施加壓力、防範企業股東暗箱操作的一種策略,也是維護投資者自身債權權益的重要機制;對於這些被清盤呈請的企業,應該積極應對投資者的訴求,主動協調和修復投資者關係非常重要。」

3月9日,住建部部長倪虹曾表示:「對於嚴重資不抵債、失去經營能力的房企,要按照法治化、市場化原則,該破產破產、該重組重組;對於損害群眾利益行為,依法堅決予以查處,讓他們付出應有代價。」

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16家房企在香港被債權人呈請清盤,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包括恆大、碧桂園等規模房企是由一般債權人提出清盤呈請的,而此次同樣為規模房企的世茂卻由銀行直接提請。業內人士指出,2024年或將迎來房地產史上的房企「清盤潮」。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