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臺北寶林茶室釀2死、多人中毒 專家點名元凶可能是它(圖)

 2024-03-27 18:0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北市寶林茶室疑食品中毒案,累計多人就醫、2人死 亡。
台北市寶林茶室疑食品中毒案,累計多人就醫、2人死亡。(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4年3月27日訊】(看中國記者李佳琪綜合報導)臺北素食餐廳「寶林茶室」事件延燒,目前已累計2人死亡,臺北市衛生局已接獲多例醫院通報,衛福部定調此為重大食安事件,北檢及衛生單位啟動聯合稽查,臺北市長蔣萬安也下令,寶林茶室在北市分店全部暫停營業。

中央社消息,臺北市遠東百貨信義A13的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爆發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臺北市衛生局統計27日最新狀況,目前已2人死亡,另外8人就醫,其中有4人目前仍在重症救治中。

食藥署已與疾管署、北市府及毒理專家聯合稽查,抽驗粿條、香蘭葉等食材,結果預計2週出爐。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天表示,「寶林茶室」所有臺北分店全勒令停業,衛生局回報尚未驗出食物中毒常見細菌,將持續調查並確認食材廠商有無供貨到其他餐廳。

蔣萬安說,市府會持續釐清掌握1999進線陳情與媒體報導及尚未經衛政系統確認的個案,並已要求調查報告盡快出爐、啟動消費者保護機制。在食材追溯上已追溯到新北市的供貨廠商,也向新北市同步通報,要求衛生局確認該廠商有沒有供貨到臺北其他餐廳。

聯合報報導稱,衛福部食藥署長吳秀梅對此表示,食藥署、疾管署與臺北市衛生局26日已前往寶林茶室遠百店稽查,現場抽驗高麗菜、豆芽菜、粿條、鴻喜菇、香蘭葉及醬油等高風險食材,檢調也有派員前往現場。

吳秀梅說,以上患者是吃食物引起不良現象,就是食物中毒,因為都曾去過寶林茶室用餐,並出現嘔吐、腹瀉及肝臟衰竭等問題,到底什麼原因、何種微生物引起的,都仍待進一步釐清。

一名不願具名的醫師推測,這次寶林茶室疑似出包的炒粿條,其中的致命元凶很有可能是毒性極強的「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毒素。他表示,這類毒素多來自保存不當的發酵米及米類製品,就算食物全煮熟,也未必能避免中毒。

米酵菌酸並不是「菌」,而是毒素,一但入侵人體,毒素就會癱瘓粒線體引發重症,縱使只有攝入1毫克,也可能致命。過去,米酵菌酸在中國大陸曾造成多起嚴重中毒案例,中毒者的跡象多是腹瀉、虛弱、倦怠症狀,一般發病症狀最早出現胃部不適、噁心嘔吐、腹脹、腹痛等,嚴重者則會出現肝腫大、肝功能異常、昏迷甚至死亡。而除了米製品保存不當外,黑木耳長時間在不良條件下浸泡,也可能產生米酵菌酸。

TVBS報導引述臺北榮總毒物科主任楊振昌指出,「米酵菌酸」沒有解毒劑,對於這類中毒者,只能給予支持療法。他建議可以從患者的胃液、血液採檢,來釐清是否是「米酵菌酸」所導致的中毒。

疫情調查專家何美鄉在臉書提到,這次事件相關個案用餐到發病時間僅數小時,最有可能是食物中毒,可以確定非感染性腸胃炎,死亡案例之一的39歲男性,若無共病,則是相當罕見,健康年輕人因食物中毒死亡,食用的毒素不是巨量、就是劇毒。

何美鄉表示,若肝衰竭是指標症狀之一,則需朝仙人掌桿菌毒素、肉毒桿菌毒素及菇類中毒3種方向調查,尤其病例曾食用粿條或河粉,這就更趨向於仙人掌桿菌,澱粉被發酵之後的結果。衛生局現在最需釐清食物保存標準流程、冰箱溫度管理與冰箱容量管理。

收治北市寶林茶室疑食品中毒個案的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則指出,個案有腸胃炎症狀,但是一般腸胃炎可以做的糞便、血液檢驗都已檢測,未驗出常見細菌或病毒,不是一般常見感染現象。黃建賢提到,雖然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菌類在食物上生長後,會產生毒素,但這次事件個案臨床上的表現嚴重程度、發作症狀看起來,都比金黃色葡萄球菌還要快且嚴重。

對於有醫師猜測是米酵菌酸釀禍,黃建賢說明,這是一種毒素,過去群聚感染報告,大部分都是存放較久、生的食物造成;不能排除是米酵菌酸,但因為不在常規檢測項目之內,所以目前無法得知,現在食藥署已啟動食物內容檢驗才是關鍵。

針對寶林茶室疑似食品中毒事件,法務部部長蔡清祥今日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檢察機關已啟動偵查,先瞭解死因後,若有涉及刑事責任,一定會追訴到底,非常重視食品安全,也會配合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共同防治食安問題。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