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流傳「吃過冬至湯圓長一歲」之說。 (圖片來源:Pixabay)
民間流傳一俗話,說「吃過冬至湯圓長一歲」,但現在一般認為是吃過了年夜飯之後,才等同是過年,才能算作長一歲。到底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出入呢?難道「吃過冬至湯圓長一歲」僅僅是一個沒有根據的說法嗎?實際上,主要關鍵在於對「過年」的認定,不妨一起來瞭解吧!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漢代之前被稱作「歲初」。歲初,顧名思義,也就是指:一歲之初、歲首、一年的開始,而這恰恰是「冬至大如年」的由來,以及「吃過冬至湯圓長一歲」的道理所在。「冬至大如年」之說,其實大有來頭,不僅僅是地方風俗,還反映民間承襲了自上古時代的曆法得來的民俗。
從周朝到秦朝,民間就已經將「冬至」視為新年。因為冬至所在的月份是子月,也就是正月,因此過了冬至夜就等於是過了年。南宋詩人陸游在五言古詩《己未冬至》中,就記錄他自己哀嘆著過冬至時會年長一歲的心情:「老人畏添歲,每嘆時序速」。那麼,一開始又是如何形成冬至的呢?
在周代曆法中,是以冬至所落在的月份作為「建子之月」,也就是每年的第一個月份。換言之,冬至是正月元旦。為何古人要這樣設定呢?其實,周代的大司徒在研製了土圭儀之後,便憑藉「土圭法」測得一年中日影最長的日子是落在冬至這一天,也就是說,冬至日是太陽距離中國最遠的日子,至於日影最短的時候,則是在夏至到來的這一天。
至於上述提及的「土圭法」,則是古人用來測量日影長短,進而推斷出白晝、夜晚的長短與時間的一種測量方法。古人運用此法,陸續訂定了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節氣,甚至藉由日影測定出了東西南北的方位,以及土地面積。
當古人運用「土圭法」測知了太陽將要逐漸北返,而陰氣將要逐漸轉弱、陽氣逐漸增長之後,周代便開始把冬至這一天當作新年的開始,也就是認為天地陰陽循環「一元復始」是從冬至這一天開始的。到了漢代,冬至成為了節日。
元封七年至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間,漢武帝劉徹改訂曆法,頒行太初曆,將寅月作為正月,而寅月即是現在中國黃曆正月、節氣「立春」所落在的月份。換言之,漢武帝改以立春的月份作為一年的開始。至此往後,新年與冬至正式被分開談論了,冬至也就變成了冬至節,另稱「冬節」或「亞歲」。官府也開始選在立冬這一天舉行祭天儀式與「賀冬」儀式,文武百官會互相恭賀「拜冬」,朝廷官府還會放假,士大夫則選擇在這時候安身靜體,邊城要塞則會選擇閉關,軍隊也會改為待命狀態。
另外,在過去的歷史中,新年元旦出現過數次的改動,但冬至這一天始終被世人視作「一元復始」的起點。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