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是個充滿情緒的詞彙。法律上,破產有嚴格定義。日常用語方面,你每月或者也會自稱「破產」幾次。伯明翰「破產」,又如何解讀?
「被破產者」並非伯明翰,而是伯明翰市議會(Birmingham City Council),伯明翰市議會作為地方政府,負責管理部份地方財政收入及支出,管轄人口大約114萬。不少移英港人或會自稱居於伯明翰,但未必屬於伯明翰市議會管轄範圍。所謂「破產」,只是伯明翰市議會年度財政出現赤字,「入不敷出」。根據法例,如果任何地方議會預計出現財政赤字,就要發出預警(S114 Notice),預警機制之下,新開支不被容許,既有法定及必需服務將會持續。然後,地方議會需要尋找開源節流之方法。
伯明翰市議會財政赤字是多少?2023-2024年度之財政赤字預計將是8700萬英鎊。同期,2023-2024年度之財政支出是38億英鎊,財政赤字只佔財政支出2%。假如伯明翰市議會採用最極端方法,只是加徵市政稅(Council Tax),填補8700萬英鎊財政赤字。那麼,每戶市政稅將會增加20%。對市民而言,這當然並非好事,但不至於天塌下來。況且,市政稅只佔伯明翰市議會財政收入之11%,伯明翰市議會作為民選議會,根本不敢貿然大幅增加市政稅,只會在其他財政收入方面開源,或者直接節流。
這就是伯明翰「破產」之真相,入不敷出背後,是「制度」及「制衡」。相對94萬億人民幣之中國地方債務,無所不用其極欺下瞞上之官僚作風,區區8700萬英鎊,何足掛齒。筆者作為一介草民,英國是否日落?只能隨波逐流,甘苦與共,也不必將這地描繪為天堂。可憐遙遠彼邦之韭菜,過奴才生活,操主人的心。人生最悲哀的事,在於終其一生智商未能超過80,而思緒經常深陷於那些不存在的觀念或事物之中,受人唆擺,自欺欺人,徒勞一生。可憐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