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不斷撤離中國,外商直接投資(FDI)跌至25年最低水平。(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8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官方日前發布24條吸引外資的措施,但外企對華信心消失,外資不斷撤離中國,外商直接投資(FDI)跌至25年最低水平,凸顯中國經濟暗淡前景。
在2022年,從中國官方國際收支數據來看,外商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下降40%,特別是在下半年收縮尤為嚴重,製造業投資佔比持續下滑(外資工業企業數量減少)。
外商直接投資(FDI)簡稱外資,是指外國企業為獲得利益在本地(本文指的是在中國)所作的經濟投資。
北京當局原本把2023年定為「投資中國年」。但這一活動很快在外企業引起了懷疑,對中國困難的商業環境、難以預測的政策制定、惡化的地緣政治和中國國內經濟狀況感到憂慮。這直接在數據方面體現出來。
今年以來,中國部分經濟數據出現斷崖式下跌,而外商直接投資呈現的是斷流的狀態。
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發布的第二季度數據,4至6月期間,外商直接投資驟降至49億美元,比去年「清零」防疫封控的同期縮小了87%,是自1998年有記錄以來最小季度數據。
據彭博社報導,法興銀行大中華區經濟學家林紫瓊認為,外商直接投資指標下跌令人警覺,隨著企業更多地談論「供應鏈多元化,一些公司減少了對現有利潤的再投資」。
經濟學家們還認為,外匯管理局的數據可以反映外資公司利潤的趨勢以及在華業務規模的變化。另外,中美貿易戰增加關稅導致成本上升,再加上疫情三年間進入中國的渠道受限,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導致企業重新考慮風險,中國對外國投資的吸引力減弱。
在此之前,研究機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分析師對中國官方數據進行計算,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降至200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1000億美元。
8月17日,據美國之音報導,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Albright Stone Group)負責中國與技術政策的副合夥人保羅·特廖洛(Paul Triolo)表示,在華外企對中國喪失信心是主要因素之一。「(外企)對中國政治和經濟領導層出現了顯著的信心缺失,這在疫情防控、特別是像對上海這樣整個城市的封控,以及技術監管整頓等措施中得以突顯。」
美國企業研究所(AEI)高級研究員、《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專欄撰稿人伊麗莎白·布勞(Elisabeth Braw)日前在《華爾街日報》撰文稱,外國企業現在越來越難找到針對它們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政治風險保險」(political risk insurance)。
在提供政治風險保險的60家保險公司中,只有少數幾家仍然為中國提供此類保險,而且附加了非常嚴格的限制,這是一個重大變化。
「連馬雲在中國都不再安全,這一事實給全球化的商業界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因為這是中國當局政治干預的一個明顯例證,」布勞說。
全球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中國企業事務項目主任安娜·阿什頓(Anna Ashton)對美國之音表示,對特定外國商業情報公司的有針對性突擊搜查,以及《反間諜法》修正案中的模糊之處,讓外國企業有理由重新考慮其在中國投資的計畫。
中國國務院8月13日發布文件,涉及24條吸引外資的措施。但中國近年營商環境變化,以及新版的《反間諜法》鼓勵全民抓間諜,讓外企對華信心消失。
在中國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今年春季發布的一項調查中,55%的受訪企業表示,他們不把中國列入「前三名」的投資優先地區,為該調查25年以來最高比例。
中國歐盟商會(Europe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今年6月發布的一項調查也顯示,在570家受訪企業中,有三分之二的公司表示,在中國做生意已經變得更為困難。還有五分之三的公司認為,中國現在的營商環境已經「更加政治化」。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