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功勝7月25日正式接替易綱成為中國央行行長。(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7月25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潘功勝7月25日正式接替易綱成為中國央行行長。分析人士指出,在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大權獨攬之下,央行失去應有的獨立性,也難有促經濟增長的有效貨幣政策。
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7月25舉行。會議經表決,決定免去易綱的中國央行行長職務,任命潘功勝為中國央行行長。
潘功勝此前已出任央行黨委書記一職,隨著其被正式任命為央行行長,中國央行也將重回黨委書記、行長又同一人擔任的模式。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研究員陸修遠指出,潘功勝必定是被習近平視為親信,否則就按照之前施行雙首長制。
中國央行7月1日發布的信息顯示,當日下午,中國央行召開領導幹部會議。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人宣布了中央決定:潘功勝任中國央行黨委書記,免去郭樹清的中國央行黨委書記職務、易綱的中國央行黨委副書記職務。
擔任央行黨委書記以來,潘功勝先後會見了韓國央行行長李昌鏞、奧地利央行行長霍爾茲曼、美國財長耶倫、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和香港銀行公會代表團,並在日本橫濱出席了第十二屆中日韓央行行長會議和東亞及太平洋中央銀行行長會議組織(EMEAP)第28屆行長會。
在擔任中國央行副行長的11年間,潘功勝分管過外匯管理局、研究局、宏審局、金融市場司、金融穩定局、調查統計司以及支付、徵信等央行多個關鍵領域,傳遞權威信號、對外闡釋央行貨幣政策思路。
潘功勝接任央行行長之時,正值經濟處於下滑之際。
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17日公布今年上半年GDP等經濟數據,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為6.3%,同比增長5.5%;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593034億元人民幣,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
第二季度GDP增長6.3%,高於今年第一季度4.5%的GDP。但第二季度GDP增速低於預期的7.3%。
這是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來最快的年度增長速度,但由於去年上海市和其它主要城市嚴格的「清零」防疫封控造成的經濟痛苦,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長的數據被嚴重扭曲。去年第二季度受封控措施影響,GDP同比增速僅為0.4%。
《華爾街日報》此前引述知情人士的話報導,潘功勝接替易綱出任行長一職,因為高層相中他的國際背景,能與各國央行總裁合作往來。
由此,有些人認為,潘功勝是金融專業人士,他若入主央行,意味著中國未來的貨幣政策將具延續性,對經濟有一定幫助,也能穩定金融市場。
不過,一些分析人士也有不同的看法。據美國之音7月6日報導,現居住在英國的《紅色資本主義」(Red Capitalism)》一書共同作者傅立澤.霍伊(Fraser Howie)認為,中共的人事任命一向是「黑箱作業」,但不論潘功勝的任命是不是意外,他是不是習家軍,在習近平獨攬大權的前提下,外資圈都不寄望潘功勝能獨立行使職權。
他表示,習近平過去10年的作為,尤其最近2年出臺的許多監管法令和規章,對數據管控、高科技業和金融業的嚴打,或是設立金融監管總局,來強化中共對金融體系的管控,外資金融圈對此還是負評居多,在華外企也深感中國營商環境越來越惡化。
在中國河北省的金融學者賀江兵表示,原央行行長易鋼和黨委書記郭樹清應是屆齡退休,潘功勝也不是習家軍成員,因此,對於習近平勢力正式進入金融幫的說法有待商榷。而潘功勝就算出任行長一職,也無力翻轉中國經濟疲弱的前景。
習近平在去年10月的中共二十大上開創了第三個領導任期的先例,並且確立了自毛澤東以來中國最有權勢的統治者的地位。年初至今,習近平對政府部門和中共體制進行密集和廣泛的重組。金融領域是習近平十分看重的,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權力比較大,橫跨原來的各金融監管部門,甚至把中國央行的一些職責承擔起來,中國央行失去了更多其本已有限的獨立性。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