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形見神:尋訪杜甫題畫詩(一)(圖)
序言
杜甫畫像 清宮殿藏本(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詩至盛唐,境界始大。而其開拓之功,自然要屬「詩聖」杜甫用力最深。誠如唐代元稹所論:「予讀詩至杜子美,而知小大之有所總萃焉……蓋所謂上薄風騷,下該沈宋;古傍蘇李,氣奪曹劉;掩顏謝之孤高,雜徐庾之流麗。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專矣。」(〈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名並序〉)
「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杜甫一生極力探索詩歌的各種可能,以至於杜詩的「集大成」不僅表現在風格或格律方面,就連題材也幾乎是無所不包,而又無所不工。像是他的「題畫詩」,涉及了對佛像、山水、松、鷹、馬等繪畫的評述,畢生著力,而能見精神。
對此,清代王士禛說過:「六朝以來,題畫詩絕罕見。盛唐如李太白輩,間為之,拙劣不工。〈王季友〉一篇,雖有小致,不佳也。杜子美始創為畫松、畫馬、畫鷹諸大篇,搜奇抉奧,筆補造化。嗣是蘇、黃二公,極妍盡態,物無遁形……子美創始之功偉矣。」(《蠶尾集》)
按繪畫作為一種視覺藝術,給人以一種直覺、直觀的感受,因此不需要特別的專業素養,便能很直接的在觀者心裡產生一種或美或醜的體會,是一種極具普遍性的藝術門類。但另一方面,繪畫的欣賞又是很個人的。即使集體共同欣賞同一幅畫作,每個觀者所獲得的仍是各自不同的審美體驗。對此,將心中的直觀感悟轉化為語言文字,成為共享觀畫體驗的唯一可能。
而「詩歌」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與「繪畫」一樣,本質都是通過神來之筆,將作者由對物象感發而來的心中之象表現出來。正所謂「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北宋‧郭熙《林泉高致》)。因此,詩歌與繪畫的結合蓋是相得益彰。是故「題畫詩」不僅僅是詩人對繪畫的評述文字,而本身就是一種體現詩人胸中塊壘的藝術形式,是一種根植於創作的再創作。
循此,誠摯邀請讀者,和筆者一起尋訪杜甫所寫的各種題畫詩。一邊跟著古代大詩人的腳步學習如何欣賞一幅畫,也一邊窺探其中所隱現的詩人生命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