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手術患者的中醫調理(組圖)

 2023-04-12 12: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生病
麻醉或開刀本身對人體都可能造成傷害,手術後可中藥調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門診常會碰到患者詢問能否服用中藥調理身體,以渡過手術的難關。畢竟,麻醉開刀本身,對人體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傷害。

一、術前調理

許多患者在開刀前就受盡病魔的折騰,以致體力欠佳、容易疲勞、頭暈目眩、臉色蒼白,此時可先以人參養榮湯來補養氣血,讓身體處於最佳狀態,以接受手術治療。但是,患者病灶如果仍有炎症反應,則必須酌加金銀花、蒲公英等清熱解毒藥,如果是腫瘤患者,應酌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等抗癌藥,以免助長病勢蔓延。同時,在術前一週,應避免給予會影響血液凝固的活血化瘀藥或過於溫補的中藥,以免手術中或手術後容易出血。

中藥
中醫可協助調理手術後的身體狀態。(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二、術後調理

視手術衝擊的大小而定,一般可能需要調養一到三個月。調理期間,常需注意下列原則:

1、活血止血、消炎消腫剛開完刀,滲出血水在所難免,此時最容易滋生細菌,引發感染,所以必得使用抗生素,然而長期使用,可能抑制腸胃功能,造成肝腎損害,甚至影響免疫系統而加重感染,延緩了傷口組織的癒合。此時使用金銀花、蒲公英、黃芩、紫花地丁、倒地蜈蚣等藥物,均有抑制細菌、消炎消腫的功能,不僅能減少使用抗生素的時間,又不怕有抗藥性。至於川七、丹參等藥,不但能活血而改善傷口的代謝循環,同時又能止血養血,可謂一舉兩得。

2、調理脾胃、增強吸收:手術麻醉以後,腸胃道處於麻痹狀態,可能要幾天之後才能漸漸恢復正常的蠕動。由於有點滴的補充,加上臥床不動,患者多半腸胃功能欠佳,此時可用黨參、白朮、茯苓、山藥等健運脾胃,並配合神曲、山楂、麥芽等來促進食慾、加強吸收,有時還可使用四逆散加減來改善腸胃蠕動,並預防腸沾黏的發生。

3、提昇免疫、強化體能:等傷口癒合,腸胃機能也恢復了,即必須補足開刀時血液的流失及元氣的虧損。此時可用益氣養榮湯加骨碎補、續斷或二仙膠等藥,除了補氣補血之外,還能加強免疫力,達到培元固本的功效。

此外,手術後切忌久臥不動,以免引起腸沾黏或下肢靜脈血栓等併發症。想要咳嗽時,可用雙手按緊傷口再把痰咳出,不可強忍住,也不可濫用止咳藥,免得稠痰堵住,引起小支氣管阻塞和肺泡難以擴張。同時,不宜濫用止痛藥,因為可能會掩蓋疾病的真象,延誤診斷和治療的時機。

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副教授、臺灣臺中市葉慧昌中醫診所院長,本文經作者授權刊載,轉載本文請取得作者同意。

責任編輯: 王欣蕾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