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古人重視的「義」字(圖)

 2023-03-24 10: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豫讓劈擊趙襄子衣袍,以示報仇
豫讓刺袍後從容就義圖。(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道德修養和人格境界。在古代,不管是讀書人或是一般百姓都重「義」字,「不義之人」是會被他人鄙視的。「義」最通俗的理解,就是做人的正理,因此「義」必須是堂堂正正的,無私的,是為他的。

「義」字的涵義

「義」字的甲骨文,上面是「羊」,底下是「我」字。因為古人總是把最好的東西奉獻給神明,羊很善良,羊肉又滋補美味,羊就代表著獻祭神明的供品。

所以,「義」字就是為了美好、善良的事,把自己當作供品,無私地奉獻出去,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義」為遵循天理,不惜犧牲自我,在五倫中,也都有「義」的內涵存在。「義」的表現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做事遇到問題時,首先考慮的是別人。所以,以善為目地的征伐,才能稱為義。

甚麼是「演義」

在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中,像是《封神演義》、《三國演義》等都飽含「義」的精神。

封神演義》又名《封神榜》,表面上講的是天界封神之事。而稱作《封神演義》,則是因為全篇內容側重「義」字。姜子牙輔佐周室討伐商紂,為民請命,還政於民的正義之師,這是其稱作「演義」的主因。

《三國演義》看似在表演三足鼎立,然而真正的主線卻也是仁義的故事。

孟子曾說過:「生,是我所喜歡的;義也是我所喜歡的,二者沒有辦法同時得到時,我寧願不要生命而去爭取義的。」

豫讓

春秋時代的豫讓,他捨身取義的故事令人動容。

豫讓起初替范中行做事,范中行待他很刻薄,他就到知伯瑤那裡,知伯瑤非常重用他。知伯瑤後來被趙襄子打敗身亡,所以豫讓決定要殺趙襄子替知伯瑤報仇。

他裝扮成粉飾牆壁的人,埋伏在廁所想伺機刺殺趙襄子,卻叫人捉住了。趙襄子知道豫讓是替知伯瑤報仇的,感念他是義士,所以將他釋放。

後來,豫讓又將漆塗在身上,並剃去鬍鬚和眉毛,毀了容貌,扮成乞丐,甚至還吞炭,將自己變成啞巴。豫讓預先躲在趙襄子必經的橋下,當趙襄子快到的時候,他的坐騎突然驚叫起來,發現又是豫讓來行刺了。

趙襄子感嘆道:「豫讓,你替知己報仇,人家都已知道你的義舉了,這次我不再釋放你,成全你吧!請你自己了斷吧!」豫讓也被趙襄子的仁恕所感動,請求趙襄子把袍子脫下來,讓他在袍子上刺三刀,然後自殺。

来源:看中國時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