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行長易綱近日強調,中國貨幣政策首要任務是維護物價穩定。(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4月23日訊】中國央行行長易綱近日強調,中國貨幣政策首要任務是維護物價穩定,只要確保糧食生產與能源供應,物價便能穩定,但有學者分析中國經濟不如自稱的樂觀。吉林素有糧倉之稱,但當地居民估計封城影響春耕,恐減產二成。
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於4月20日到21日召開,會中提及全球經濟面臨疫情反彈、通脹壓力上升、地緣局勢緊張等多方挑戰,復甦動能放緩。各方同意G20應維護多邊合作,就疫情等衝擊採取措施,應對全球經濟新風險。
中國央行行長易綱在會上表示,中國將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
另外,易綱21日在第45屆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IMFC)會議上稱,中國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是穩價格和穩就業。穩價格既離不開貨幣政策的支持,也離不開實體經濟的穩定。
易綱提到,今年糧食生產和能源供應對物價穩定非常重要,金融服務高度重視農業生產和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重要能源的生產和進口。只要確保糧食生產和能源供應,物價將穩定在合理價格之內。
易綱在22日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再次強調,中國貨幣政策的首要任務是維護物價穩定。近期中國金融市場出現一些波動,既有外部衝擊,也有國內疫情、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內部因素的影響。
易綱稱,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去年底至今,一年期和五年期以上貸款報價利率分別下降十五個和五個基點。截至今年三月底,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分別增長9.7%和10.6%,比去年底顯著上升;普惠小微貸款餘額人民幣21萬億元,年增25%。央行推出二十三條政策向脆弱群體提供支持。
飲鴆止渴?中國以寬鬆貨幣救防疫政策受害的衰退經濟
臺灣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鄭政秉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指出,中國第一季度GDP成長4.8%,比三月李克強預估的5.5%低,外界都很懷疑,更預估第二、三季度會更糟。目前中國房地產問題嚴重、能源短缺、對創新產業打壓,再加上當局向左的政策及國際上的制裁,本來經濟就不好。另外,三月以來疫情爆發,看來沒有收斂趨勢,即便透過各種管控方法、局部開工,但生產衰退收縮、供應鏈、消費都受影響,有錢買不到東西。
鄭政秉提到,中國在上海等地執行嚴格的封城、清零防疫政策導致不仁道的防疫措施令外商頻頻要撤出:「包括很支持他們的德國,和日本、美國廠商都跟他抗議,台商在昆山、蘇州、深圳也都受害嚴重,所以外企離開也是這波疫情造成經濟衰退可能的威脅。」
鄭政秉指出,全世界只有中國走寬鬆貸款,其廣義貨幣和社會融資都創新高,這表明中國經濟不好,想用寬鬆貨幣政策做很多刺激跟補救,主要針對深受其防疫政策所害的中大型、中小型產業,對一般居民也都擴大貸款。
鄭政秉說:「他說要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比如增加科技創新貸款、養老貸款等,以及習近平之前提出的對減碳、排碳的支持,和對綠色債券的支持。」
易綱強調,確保糧食生產和能源供應,就能確保物價將穩定在合理價格之內。但自由亞洲電臺22日採訪住在吉林市的彭先生,他表示,吉林市和長春市自3月7日左右封城至今逼近五十天,正值春耕時期,封城造成農民不能下地。
春耕受阻 吉林人估農業減產至少2成
彭先生說:「不准隨便下地,網上有拍視頻,隨便下地都得罰,給派出所押走。下地春種、灑種子,耕地、翻地都不讓。」
彭先生提到,吉林主要生產水稻、玉米,是中國糧食大省,春耕受阻,對糧食產量雪山加霜。
RFA:「估計減產幾成產量?」
彭先生:「具體政策怎麼執行還不太知道,反正最低影響二成。底下執行政治任務,他不管你什麼民生啥的,糧食這塊顧不上的,先政治挂帥。糧食對這幫領導來說是次要的,糧食減產對他們烏紗帽沒有太大影響,但是如果不執行封城命令,烏紗帽一夜就沒有了,所以他就顧不了別的,先得保烏紗帽,糧食的事顧不上了,所以肯定受影響。」
彭先生提到,封城造成吉林菜價翻倍,各行業都還沒復工,外省市支援的物資,發下來老百姓就只看到菜:「給老百姓的就只有菜,肉、蛋、熟食都沒有,都讓他們各級領導剋扣下去。老百姓看到的就是菜、土豆、胡蘿蔔、黃瓜、茄子、白菜,就能看到這。」
據中國《財新》雜誌報導,作為農業大省和疫情重災區,吉林需要讓農民回來、讓物資運來,守住東北糧倉,必須在防疫情與備春耕之間取得平衡。吉林省是中國第五大糧倉,玉米播種面積佔全國十分之一,產量全國第二。
據2021年統計年鑑,吉林省農作物播種面積6151千公頃,播種面積前三位是玉米(69.7%)、水稻(13.6%)、大豆(5.2%)。吉林省寒冷,一年只收一季莊稼,吉林的春耕牽動全國糧價。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陳永福估計,若吉林省糧食生產下降30%,會導致全國糧價上升1.2個百分點。
臺灣韜略策進學會秘書長吳建忠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表示,中國近期公布農業的增長,比同期增加4.8%,並提到春耕平穩有序推進。此外,中國公布去年糧食生產連續七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生豬生產也已恢復正常,意在宣稱中國的糧食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但當時還沒有上海等疫情出現。
吳建忠提到,在全世界通貨膨脹、能源價格攀升下,生產成本調高,國際肥料短產減工等問題,使得美國也預估今年全球恐有糧食危機。中國在去年底農村會議上就強調十八萬億畝的耕地必須落實。
吳建忠說,在國際遭遇糧食危機、採購不順時,中共想做的是自給自足,中國在2017年就已開始布局五年「種子晶元」,也就是「種子庫」。當國際社會看到糧價飆漲、糧食供應不足時,中共的布局跟政策還要看落實到什麼樣的程度。
原文標題--中國央行行長:今年糧食生產和能源供應對物價穩定非常重要
版權所有©2006,RFA。經自由亞洲電臺RadioFreeAsia,2025MSt.NW,Suite300,WashingtonDC20036許可進行再版。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