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罕見姓氏「爨」筆劃最多 女童9歲才識寫 村民自豪(組圖)

 2022-01-11 16:4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姓氏
罕見姓氏「爨」女童9歲才識寫…村民自豪:一定被人記住(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看中国2022年1月11日讯】(看中國記者楊天姿綜合報導)作為最博大精深的中文,是這世界上最難學習的語言之一,有些字可能就連母語是中文的人都不一定看得懂或是會寫。綜合最近海內外媒體報導,中國山東就有一個「超稀有」姓氏是「爨」,不僅筆劃屬姓氏中最多的,也有多數人不會唸,而這個字正確唸法是(cuàn)。

全村都姓「」女童9歲才會寫 

根據《梨視頻》報導,在中國山東有一個稱做「爨家村」的村莊,裡面的居民家族姓氏都姓「爨」,裡面共有615人都姓爨。回顧村莊起源,由於漢高祖2年(公元前205年)發生「安邑之戰」,當時的伙頭軍(軍中負責炊事的人員)曾在此駐紮做飯;而爨有著「以火燒煮食物」之意,才將這裡命名為爨。

爨家村書記爨立貞分享,整個村莊是由雲南那邊遷移過來的,至今已經傳到第20代了。村民則表示,由於這姓氏較為少見,不少人外出工作時,同事都不曉得該怎麽讀它,但只要知道了就絕對不會忘,為此,村人都為自己的姓氏感到十分自豪。而這些居民外出工作時公司大部分的同事都不認識這個字,不僅可能不會唸,寫也是一大困擾之一,這樣罕見的姓氏在「百家姓」找不到,需要從「千家姓」中才能找到。

村莊中有一名叫爨佳弈的女童,她不僅對這樣的姓氏部會感到困擾,還為此感到驕傲,不過由於姓氏的筆劃太多,她到了9歲才知道怎麼寫,不過女童表示她在班上自我介紹時,說出自己的姓氏後,同學都會感到相當驚訝,不敢相信會有這種姓氏,儘管字難寫難唸,但這樣的姓氏也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爨姓是在《中國姓氏大辭典》中記載筆畫最多的姓氏之一,共30畫,由於太過難寫,也有部分爨姓人改為寸、全、炊、串等姓氏。

據史書記載,爨姓的一個起源是源於姬姓,出自周王朝時期官吏爨官,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爨官,為西周時期在宮廷內為王室成員制膳之士中的灶官,就是俗稱的火頭倌,專職掌管炊火。「爨」,就是今天稱作的「灶」,用於安置無足器皿進行煑食物,「大羹湆在爨」,就是烹煮肉食、肉湯。而無足之器皿就稱作「鍋」。

爨文化曾聞名於世 

從字形上看,漢字造字有六書(即指像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轉注,前四種為造字法,後兩種為用字法),而爨字就佔了「象形、指事、會意」三樣。整個字的形象推演了中國飲食文化的過程。爨通常有5種意思:一是「炊也」,即做飯;二是「灶也」,古代兄弟分家的時候,不說「分灶」而說「分爨」;三是「火上」;四是「調和五味之處」,爨室即是廚房;五是戲曲名稱,意為飲爨,即燒火做飯。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爨氏家族,是從中原遷徙到南中地區(今天的雲南、貴州和四川西南部地區)的大姓之一,始顯於蜀漢時期,強盛於晉朝時期,直至唐朝天寶年間,前後大約輝煌了700年,創造了聞名於世的爨文化。

姓氏
爨文化曾聞名於世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史料記載,公元264年,爨氏第十二世祖被遠降到南寧州,只用了75年就統治了南中地區。爨氏的衰敗是在唐朝天寶年間。爨氏出現內訌,相互殘殺。於是,爨氏人為了躲避戰禍,四處遷徙。

如今,按照爨姓居住情況來看,群居人口達300人以上的省市主要在雲南的麗江、大理、保山等地,四川的宜賓,湖北的石首、荊門、棗陽,河南的南陽、洛陽,山西的運城,陝西省的寶雞、西安、華陰。此外,爨姓在北京、黑龍江、吉林也有分布。

關注爨文化多年的爨躍峰認為「爨字集中體現了中華文明的魅力。它看起來筆畫繁雜,但理解起來很輕鬆愉快,『興字頭,林字腰,大字底下把火燒』。爨字包含著無比博大精深的哲理和文化。」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