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玉麒麟(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以玉為載體的玉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紅樓夢》裡的林黛玉「月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三國演義》裡的關雲長,面對諸葛瑾的勸降,大義凜然一句:「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三國「義」之精神青史留名。
有一種玉,多為薄胎,採用水磨技術,胎體薄透如紙,透光如玻璃,從內壁還可以看到外壁浮雕的花紋。其中有些玉在器壁上鑲嵌金、銀細絲及各色寶石或玻璃。它的裝飾往往帶有伊斯蘭風格,花紋多為植物花葉為主。這就被乾隆皇帝喻之為「蟬翅」,「西昆玉工巧無比,水磨磨玉薄如紙」的痕都斯坦玉。
痕都斯坦是Hindustan的譯音,意指北印度地區,包括今阿富汗東部和巴基斯坦北部,1526年-1857年,那裡是蒙兀兒帝國(Mughal Empire)的屬地。17世紀蒙兀兒的國君,徵收亞洲、波斯的工匠,服務於宮廷,製作了大量精良、高雅,並帶有伊斯蘭風格的玉琱作品,這些玉器被稱為痕都斯坦玉。
痕都斯坦這一地名是乾隆皇帝親自考訂的。乾隆詩云:「西昆率產玉,良匠出痕都。」痕都斯坦玉的材料其實源自中國,多為南疆的和闐玉與葉爾羌角閃石玉,玉質油潤,呈透明或半透明狀,迎光看大多有雪花或棉花狀玉斑。痕都斯坦玉匠喜用純色的玉材雕琢,尤多選用白玉或青白玉,一器一色,透明晶瑩,這與中國傳統玉器的留玉皮或俏色玉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痕都斯坦玉一般多為實用的碗、杯、洗、盤、壺等飲食器皿,其次為花瓶等觀賞玉,不見中國玉器中常見的禮玉和佩玉。它的造型大都以自然界的花果、鳥獸等動植物為藍本,如:玉杯作剖開的瓜果形,玉碗作盛開的花朵形,器底、口沿、把柄再用動植物紋作浮雕處理,很少採用單純的幾何形狀。
痕都斯坦玉器上常見的茛苕花源自歐洲建築,羊頭源自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葫瓜器形取自中國,蓮花座為印度本土紋飾。在裝飾手法上,痕都斯坦玉主要採用浮雕、立雕、鏤空雕等工藝,表面處理上普遍採用剔陽文的方法,即雕刻時先琢去地子,再淺浮雕主體紋飾。浮雕的紋樣磨去琢痕,而地子往往不磨光,形成粗細的反差。
現在我們所見清宮所藏痕都斯坦舊玉有兩種:一種為當年輸入;另一種係宮內工匠仿製,稱「西番作」。當年輸入的痕都斯坦玉最多的是清廷平定新疆的回、准二部後得到的貢納。從乾隆三十三年到嘉慶二十二年(1768年∼1817年)的50年間,入貢了多達約800件帶有伊斯蘭風格的痕都斯坦玉器。同時,清廷的駐外大臣也向當地回人購買一些玉器進獻給乾隆。乾隆年間,經濟文化得到全面的恢復和發展,中國的玉器製作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乾隆時,除了製作中國傳統玉器外,還引進和仿製了外域的玉器藝術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痕都斯坦玉。乾隆時的內務府設立了專門仿製痕都斯坦玉的作坊,蘇州的玉作坊也有仿製。這些「西番作」並沒有完全照搬痕都斯坦玉的製作,而是吸取其造型、花紋特點,結合中國工藝的傳統方法,創造出帶有西番情趣的中國玉器。
痕都斯坦玉精品,原均集中於北京紫禁城內乾清宮暖閣內與圓明園殿座之中。乾清宮於乾隆歸政前,被一場大火燒得精光,痕都斯坦玉也難於倖免,後來乾隆又從各殿座集中了一批精品,存放於重建後的乾清宮暖閣。圓明園中不少痕都斯坦玉器輾轉流於歐、美各地。故宮博物院原藏的痕都斯坦玉器精品,經提集後南遷北返,運至臺灣,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未經提集的少量痕都斯坦玉器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