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長壽前 你需要了解的「一個關鍵」(組圖)


隨著年紀增長,人們自然渴望健康與長壽。

隨著年紀增長,我們自然渴望活得更久。為了追求長壽,我們將生命與健康連結在一起,而健康又與適能連結在一起。所以打聽哪種運動、營養補充品,甚至哪種藥物可以幫助我們活得更久似乎再自然不過。不過我們應該瞭解長壽就如同適能,不一定與健康有關。它們可能有關,但重點是請記得健康終究與基因相關。從基因的角度來看,身體的目的只是作為攜帶它前往未來的工具。

回到人類採集狩獵的時期,健康對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因為大多數時候讓我們倒下的是環境因素,諸如疾病、掠食者、分娩和創傷。那些都與一個人的適能程度無關。在人類智力和科技的應用後,長壽才成為一個議題,才有機會與健康並存。

我們活得愈久,新的問題也隨之產生,我們現在發現自己處在無法追蹤我們演化生物學的環境之中。密集的人口帶來一系列問題。我們在城市中共同生活,並且與許多人緊密接觸,瘟疫的迅速傳播變得更加容易。下水道的發明大大增加了人類的壽命,因為它直處理了廢棄物和疾病問題;地鐵和其他大眾運輸交通工具的發明,讓人們生活於更分散的環境中,因此減少了傳染病的風險。因此,在二十世紀初,改善人類預期壽命的主要原因並非醫學的進步;而是科技的發展塑造了我們的環境,使環境更適合我們演化的歷程。


人類存活率顯著提升的因素,主要並非藥物、運動或營養補充品的影響。

簡單來說,讓人類存活率顯著提升的因素,不是藥物、運動或營養補充品,而是歸結為如何管控我們與傳染病之間的距離,再加上省去勞力的科技與其他方面的進步,使得我們的預期壽命遠遠高於上個世紀。在某種程度上,醫學的確有進步,但是就預期壽命來說,醫學的進展,相較科技與公共設施進步顯得遜色許多。科技與公共設施的進步對預期壽命的改善,是醫學無法比擬的。此外,正如我們所見,跑馬拉松或變得「超級健康」可能也都不是幫助我們長壽的答案。

人們很常會回想生命中的一段時光,通常是十八歲左右,那時身體較活躍也剛好處在適能與健康的巔峰,而他們相信是自己做了某些事情促進了適能、健康與幸福感。他們認為這之間有因果關係,但事實並非如此。他們忘記了在那段時期,他們每一年都會變得更加強壯,這一成長過程會持續到約二十五歲,可是這只是身體的自然現象。


適當的運動量才可以對健康有益處。(以上圖片來源皆為:Adobe Stock)

除非我們學會結合一種運動形式,產生理想的適應效果又不會產生明顯的身體受損,否則我們的適能與健康絕對不會比現在的老年人更久,生活品質也會大受影響。最終,我們必須一起努力以學會如何區辨適能和健康,而且不要再執著我們可以忍受多少運動量,而是精準判定我們最少需要多少運動量,才能從運動培養正面的適能特性,由此增加人類改善健康與壽命的機會。

本文由采實文化出版社授權刊載,摘自《一週12分鐘,高強度科學健身:翻轉健身模式,5大訓練×12分鐘,革命性的高效重訓計畫》,作者:道格・麥格夫(醫師), 約翰・利特爾(健身專家)。

本文留言

作者道格・麥格夫, 約翰・利特爾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