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查冊打擊香港聲譽 營商透明度大倒退(圖)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近日以「私隱」為由,建議收緊商業查冊。有學者擔心此舉打擊香港的國際聲譽和營商排名。圖為香港維多利亞港。(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1年4月1日訊】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財庫局)近日以「私隱」為由,建議收緊商業查冊。有學者擔心此舉會降低香港營商透明度,打擊香港的國際聲譽和營商排名,歐美或因此進一步制裁香港。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財庫局建議,新查冊分三個階段推行,第一階段公司可即時拒絕公眾查閱董事常住地址、董事和公司秘書的身份證號碼。明年的第二階段,任何公司登記的文件,其中涉及常住地址和身份證號碼,處方主動不提供給公眾查閱。2023年的第三階段,公司可向公司註冊處申請,收起過往已經登記的公司文件資料。
由於目前香港立法會完全由親北京的建制派議員控制,預計上述修訂會順利通過。
作為金融中心的香港,一直秉承資訊透明原則,容許公眾查閱公司登記資料。而國際社會在2016年巴拿馬文件事件後,也一直推進財務透明化。今次三階段建議被外界視為又一次倒退,損害公眾知情權,有損香港營商環境。
2017年,財庫局曾撰寫「提升香港公司實益擁有權的透明度」公眾諮詢文件,寫明基於FATF的評估要求,建議公眾可查閱「擁有重大控制權人士登記冊」(即顯示公司真實持有人的機密資料),雖然相關建議最後未有通過,但反映當時港府是支持商業資訊公開化的。
香港自1991年起已加入FATF組織,FATF是國際打擊洗黑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組織,成員來自中、美、日、法等多個國家。香港公司註冊處網頁亦有介紹該署如何遵守FATF規定。該網頁引述FATF指引,表示包括公司董事在內的公司基本註冊資料,可「公開查閱(Make the above information publicly available)」。
中大商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表示,允許公眾查冊除了對洗黑錢造成打擊,也可就一般營商或交易活動做「盡職審查(due diligence)」,從而了解公司背景、董事財務情況、誠信度和往績等,以保障投資者和公眾利益。
李認為新限制對各類交易活動均有風險,比如在買賣樓宇中,對方可用公司名義轉讓,背後或涉及多個不同的董事,如果對方曾從事違法行為,那麼在業權、購買保險以至律師樓收費等方面均存在風險;指新限制影響層面廣,認為政府的決定過於草率。
李還強調,高透明度是國際金融中心的必要條件之一,新限制會令香港這個「逃稅天堂」的污名進一步惡化,吸引更多不法分子來港洗黑錢,打擊香港的國際聲譽和營商排名,歐美或因此進一步制裁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