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養套殺?北京又推「惠台22條」(圖)

 2021-03-18 13:5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國台辦
中國政府17日推出「農林22條措施」支持台灣人赴陸發展。圖為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国2021年3月18日讯】(看中國記者明思綜合報導)中國大陸上月禁止臺灣鳳梨進口後,17日又宣布對臺「農林22條措施」,聲稱將支持臺灣人與台資企業在中國農業、林業領域發展。消息傳開後,遭外界痛批根本是「不安好心」、「養套殺」促統老一套。

大陸黨媒《新華社》報導稱,這項名為「關於支持臺灣同胞、台資企業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農林22條措施」。其中提到,臺灣民眾和台資企業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可申請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同等享受農業信貸擔保和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支持等。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17日宣稱,對臺農林22條措施,是「人民需要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對此,民進黨立委莊瑞雄在臉書貼文痛批,中國政府片面禁止臺灣鳳梨,令臺人憤慨,團結挺農民,中方眼見「棒子無用」,於是又祭出懷柔招數,提出所謂的農林22條哄騙臺灣農民,「這招是黃鼠狼拜年,不安好心!」

莊瑞雄指出,中國政府宣稱將提供臺灣農民農地、林地使用、融資便利、開拓內銷市場等措施,是想要掏空臺灣資本與技術,鎖進中國市場,加深臺灣農業對中國的依賴,「這種老招數,名目一變再變,目的都是想利誘臺灣,以經促統。」

聯合報報導稱,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表示,從鳳梨事件到中方所謂的「惠臺農林措施」等,皆可看出這是當局的刻意操作,更是企圖矮化臺灣,其所謂的補助、補貼措施也隱藏諸多風險,臺灣民眾要有所警覺。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也表示,從1997年開始,中國政府每年都不斷推出所謂的「對臺農業優惠措施」,但過去十年,臺灣赴陸農業投資每年不超過十件,此次農林22條措施也都是「舊瓶裝新酒」,不會有太大作用。

陳吉仲認為,這次恐怕是因為中國面臨糧食安全壓力,才想要吸引臺灣人赴陸投資,「名為惠臺、實為利中」。

中央社消息稱,陸委會17日晚間發表書面聲明指出,過去中國政府推動的對臺「31條」、「26條」等措施,大多是「口惠實不至」、「雷聲大、雨點小」。即使推出再多的所謂「惠臺措施」,也難有實質成效。

陸委會也提到,中華民國政府對中方片面提出的所謂「對臺措施」將持續關注,並將加強對赴陸農業投資、種苗輸出、敏感技術人員赴陸、兩岸農業合作的審查及管理,以維護臺灣農業及農民的利益。

陸委會提醒,臺灣民眾若打算赴陸投資農林業或進行相關合作,應遵守兩岸條例及規定,注意風險,避免損及自身利益。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