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平和的環境 才能教育出情緒穩定的孩子(組圖)

作者:王莉  2021-02-25 18:5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教育 愛 情緒 理智
平和的環境,才能養出情緒穩定的孩子。(以下圖片來源皆為Adobestock)

平和的環境,才能養出情緒穩定的孩子

教育是一門困難的學問。和醫生看病不同,畢竟病人的疾病類型會有相同之處,有可以參考的案例。可教育一個人,卻無法在世界上找到完全相同的案例。此外,造就一個人需要很多因素,環境、家庭、父母、基因等等。可想而知,教育好一個孩子有多難。父母為孩子有所焦慮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父母承擔了世界上最艱鉅的任務。

面對孩子,有的人說要保持微笑,用的教育來使孩子改變;有的人說棍棒出孝子,該打就要打,該罵就要罵;有的人說孩子不管不成器,必須要嚴格要求;還有的人說,孩子就應該釋放天性,順其自然……哪種教育方式是對的,我不能完全給出答案,但是我知道,教育是有規律可循的,不同的教育對象所採用的方法必然不同。

小威是一名四年級的小朋友,他是班裡最小的孩子,個子也比別的同學小。每天都是呆萌可愛的樣子,小手肉乎乎的,握鉛筆感覺都比別人要多費些力氣。

在學校,小威從來不擾亂課堂紀律,甚至他不能理解為什麼那些個子比他高的男孩子上課一定要說話,聽老師講話難道沒有意思嗎?雖然小威向媽媽轉述老師口頭規定的事情時,常會三句丟了兩句,但小威很聰明,遇到自己不懂的問題就喜歡追問到底,所以學習成績一直在班裡名列前茅。

小威還有一個比他大十歲的哥哥,已經進大學了,四十八歲的媽媽則在家裡專職照顧小威。

教育是有規律可循的,不同的教育對象所採用的方法必然不同。
教育是有規律可循的,不同的教育對象所採用的方法必然不同。

每天到家,小威都會自己乖乖地到房間寫作業,只要是老師出的作業,小威一項都不會忘記,即使像朗讀這種老師無法檢查的作業,小威也會嚴格執行,每次朗讀的聲音大到可以讓隔壁鄰居聽到。因為老師說必須大聲地唸出來,才是真正的朗讀。老師也建議孩子們,每天洗腳的時候看幾頁書,小威每次都是一邊洗著小腳丫,一邊拿筆在書上畫線做標記。

但是,小威有時候很執拗,比如做數學時遇到不懂的題,媽媽給他講了一遍又一遍,他還是會歪著小腦袋,說:「聽不懂。」

媽媽就會連比帶畫地給他再講一遍,小威皺著眉頭認真聽著,媽媽講完後,小威還在等媽媽繼續講,他還是不懂。媽媽有點著急,不由得提高了音量,一邊畫圖一邊說一邊列算式,最後講完,算式已經寫滿了整張紙,但小威還是歪著小腦袋,左看右看地說:「聽不懂!」

「聽不懂,就直接寫上答案吧,明天再問老師。」媽媽已經徹底沒了辦法,只好應付了事,可是小威卻不肯放過媽媽,他著急地說:「老師說,父母講的題不懂不能寫,寫了老師也看得出來。」媽媽無語,只好把題再說一遍,小威還是表示不理解。媽媽實在被小威折磨得失去了耐性,說:「你要嘛自己想;要嘛聽明白;不然就先寫答案,明天再問老師。」媽媽下了最後通牒,嚇到了小威,他委屈極了,明明他是按照老師的要求做作業,媽媽為什麼要生氣呢?想到這裡,眼淚刷刷地流了下來,媽媽看到他哭了,心底湧出一股無名火:「有什麼好哭的,不會就別寫!」媽媽如今一點耐心都沒有了。小威聽到媽媽不讓他寫作業了,放聲大哭起來。

教育是一門困難的學問。
教育是一門困難的學問。

媽媽對小威的哭感到莫名其妙,為什麼我都陪他寫作業了,他還會哭?這有什麼好哭的?想到這裡,媽媽越發生氣,怒喝道:「你哭什麼呀?聽不懂說明你上課沒有好好學,你自己不好好學,還要哭,不許哭了!」小威仰著頭望著媽媽,小嘴使勁地撇著,眼淚還是不爭氣地流了下來。媽媽看著小威,不知道為什麼更氣了,對小威說:「去廁所罰站,什麼時候不哭了,什麼時候出來。」廁所的空間很小,小威仰著頭,看著天花板,他自己也糊塗了,為什麼自己問媽媽,卻會被罰?

是啊,小威為什麼被罰,他那麼乖巧、可愛,他只是和媽媽說了自己真實的想法。難道就是因為媽媽講了,他不懂,就要受罰嗎?很多時候,父母不知道為什麼和孩子生氣,孩子更不懂父母為什麼和自己生氣。如果發怒能解決問題就算了,可是往往怒火發了,事情卻沒有任何進展。

【重點】

第一,父母要懂得控制自己情緒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懵懂的孩子,沒有什麼事情值得讓自己發怒。無論孩子是調皮搗蛋,還是不想學習,你都要記得你面對的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

我朋友曾分享一件趣事,她給六年級的同學上「賣火柴的小女孩」時,當她提到小女孩渴望得到一個火爐烤火取暖時,就有位同學舉手提問:「小女孩為什麼不去開暖氣呢?我每次一回到家就開暖氣,一下就暖了。」讓朋友當場啞口無言。

孩子的思維受認知所限,想法和成人不同是很正常的事,這時候,我們要懂得換位思考。
孩子的思維受認知所限,想法和成人不同是很正常的事,我們要懂得換位思考。

還有一個朋友的兒子剛上一年級,有天的語文作業是在「弟弟、哥哥、老師、叔叔」中,圈出不是同一類的詞。孩子圈了「叔叔」,並解釋說:「我覺得哥哥、弟弟可能在上學,所以他們會和老師在一起,而叔叔是去上班,不在一起。」童言童語令大人哭笑不得,孩子的思維受認知所限,想法和成人不同是很正常的事,這時候,我們要懂得換位思考。

第二,發怒只會讓理性的人失去理智

很多時候孩子能夠在父母面前承認錯誤,不是因為他們真的知道自己錯了,而是被父母的強勢所壓倒,道歉是出於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只要能夠讓自己不受到更深的傷害,就暫時認錯了。長輩總愛說:「我一輩子是你媽,你必須聽我的。」是啊,母親永遠是母親,對於母親的話理應聽從,但是聽從等同於認可嗎?

第三,提供孩子健康的心理成長環境

科學家們做過一個實驗,同樣健康的小白鼠,一隻生活在平和的環境裡,另一隻生活在充滿噪音的高壓環境裡,前者身體很健康,後者早早患上了心臟病。

孩子也許不會輕易得心臟病,但是如果他們常年被父母強壓控制,很可能會內心扭曲,影響孩子未來的心理健康。
孩子也許不會輕易得心臟病,但是如果他們常年被父母強壓控制,很可能會內心扭曲,影響孩子未來的心理健康。

孩子也許不會輕易得心臟病,但是如果他們常年被父母強壓控制,很可能會內心扭曲,影響孩子未來的心理健康。當父母特別想發火的時候,要儘量克制自己不要去想讓自己發火的事,而是將注意力轉移到能夠令自己心情愉悅的事情上。比如聽音樂,可以讓人釋放不良情緒;洗洗衣服,一般家務勞動可以讓自己的情緒轉化;立刻穿上衣服走出家門去慢跑,運動也是轉移不良情緒最好的方式,壞情緒會隨著汗液的流出而得到釋放;找個朋友說話、打電話,訴說是人們平復情緒最好的手段之一,人們可以借助語言讓壓抑的情緒得到疏導,直至最終化解。

自我對話,也是很好的控制情緒的方法。發脾氣前,在腦子裡至少問自己三遍:「這件事值得發脾氣嗎?」給自己短暫的時間思考,就可能讓自己冷靜下來。在心底對自己說:「控制住,不要把壞脾氣爆發出來。」嘗試一下深呼吸,可以有效地起到放鬆情緒的作用,讓自己冷靜下來。

也可以採用適當發洩的方法,讓自己的情緒好起來。怒氣在身體裡積蓄會導致人的身心不健康,所以適度地讓自己的情緒發洩出來,能夠更好地調整心情,保證身體的健康。你可以對著鏡子中的自己宣洩脾氣,或者提前和家人約定給自己幾分鐘的發洩時間,但是發洩完後,要向家人表示感謝和道歉。

最重要的還是要控制自己的壞情緒,做為父母─孩子的榜樣和老師,應該學會用一顆平常心去面對壓力、困難,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修養,更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本文整理、節錄自王莉《有一種崩潰叫,陪孩子寫作業》一書,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由采實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責任編輯: 帝佐 来源:采實文化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