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天災不斷 暗示一個王朝已經走到盡頭?(組圖)

作者:心緣  2021-02-25 15: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自夏朝開始,華夏歷史上的歷代王朝,在走向滅亡之際,天災都較其前期和中期為多,而且有的十分頻繁。
自夏朝開始,華夏歷史上的歷代王朝,在走向滅亡之際,天災都較其前期和中期為多,而且有的十分頻繁。(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歷史總是在重複上演著,只不過換了主角和場景。撥開紛繁複雜的表面,在審視每個王朝毀滅的原因時,我不禁多了一份驚詫和好奇:自夏朝開始,華夏歷史上的歷代王朝,在走向滅亡之際,天災都較其前期和中期為多,而且有的十分頻繁,持續時間很長。上天就這樣不經意間向人們暗示著什麼。

且讓我們先走入歷史,看看王朝末年都發生了怎樣的災禍。

夏朝末年,發生過兩次大地震。「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隕如雨;地震,伊、洛竭。」「帝癸三十年,瞿山崩。」(均見於《竹書紀年》)商朝末年,發生了一次大地震。《竹書紀年》載:「帝辛四十三年春,嶢山崩。」另據《淮南子》載:「殷紂時,嶢山崩,三川涸。」

西週末年,都城和附近涇水、渭水、洛水三條河的地區都發生了地震。而且還出現了一些異常氣候和自然現象。《竹書紀年》載:「幽王三年冬,大震電。四年夏六月,隕霜。」這裡所記述的,實際上是一種冬暖夏寒的異常氣候。冬暖則害蟲多,夏寒則傷莊稼。

秦朝末年,出現了罕見的水災。當時山東、安徽等地方因久雨成災,成了水鄉澤國。

西漢後期,從元帝起,災禍就連年不斷,一直持續到西漢滅亡,災禍包括水災、旱災、蟲災等。

東漢後期,更是多次暴發大疫。而東漢末年,即公元217年,全國發生了一次非常嚴重的疫情,當時「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疫病為害之慘烈難以想像。當時許多地方連棺材都賣空了,悲泣聲瀰漫四周,不管你是富人還是窮人都會傳染疫病,貧苦百姓無錢來埋葬家人,所以處處都呈現出「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景象。

而處於變動歷史時期的三國兩晉時期,共發生旱災六十次,水災五十六次,風災五十四次,地震五十三次,雨雹之災三十五次,疫災十七次,蝗災十四次,歉飢十三次,霜雪、「地沸」各兩次。據《晉書·五行志》記載:晉朝末年先後發生了四川地震;「秦、雍二州大旱,疾疫,關中飢,米斛萬錢。」「青、徐、幽、並四州旱。十二月,又郡國十二旱」以及暴風、霜降、大水等。

隋朝後期,山東、河南發大水,淹沒四十餘郡,而且不久出現疾疫。其中山東地區疫情尤為嚴重,「人多死」。隋朝末年,關中地區疾疫流行,「炎旱傷稼」。唐朝後期到滅亡,也出現了大疫。江淮地區疫病流行的情況是「近者江淮數道,因之以水旱,加之以疾癘,流亡轉徙,十室九空。」唐末,淮南出現疫情,造成軍隊人員和百姓的大量死亡。

南宋末年,浙江永嘉地區大疫,死者眾多。這一疫情持續時間很長。在南宋王朝被滅之際,瘟疫再次降臨,杭州城內「疫氣蒸蒸,人之病死者不可以數計」。元朝最後一個皇帝順帝時,是元朝歷史上疫病流行最多的時期,史書載有12次之多。平均每三年就有一次瘟疫發生,死人無數。一次京師大疫長達兩年之久。

明朝末年,各地的瘟疫是一場連一場。崇禎十四年,京津地區、江蘇吳江都遭到大疫襲擊,《吳江志》稱:「闔門相枕藉,死無遺類者。」十六、十七兩年是山西流行瘟疫的高峰。渾源縣崇禎十六年大疫,「甚有死滅門者」。崇禎十七年大同府「瘟疫又作」,而靈邱縣「瘟疫盛作,死者過半」。南部的潞安大疫,「病者生一核,或吐痰血,不敢弔問,有合家死絕不敢葬者」。崇禎十七年春,吳江再次瘟疫大流行,並持續了一個多月,奪走了大量吳江人的性命。同年,京師鼠疫大作,造成「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斂者」的慘狀。

清朝末年似乎也沒能擺脫這種厄運,疫病流行十分頻繁。光緒帝34年中19年有疫病,宣統帝3年中2年有疫病。當時主要疾病是霍亂、鼠疫和瘧疾。1902年,京津地區霍亂流行,死人無數,「有以頃刻死者,有半日死者」。這年黑龍江璦琿也出現嚴重的霍亂轉筋,半個月後,「市斷人稀,街面幾無人跡」,每日死亡有七、八百人。1910年鼠疫在東北流行關內一些地區也被傳染到,死亡的人數非常多。

為什麼在王朝的後期和末年災禍如此頻繁和慘烈?上天究竟要告訴人們什麼?中國古人早已有言:天災與人禍是緊密相連的。既然天災是由人禍而起,那造成人禍之源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君王的不修德政。

夏朝的最後一個君王桀是有名的暴君,他不修仁德,不關心百姓的生死,奢侈無度,而且性情暴躁、殘忍,動輒殺人。當時的老百姓咒罵夏桀說,你幾時滅亡,我情願與你一起滅亡。而商紂王也同桀一樣,殘暴,荒淫無度。他建造酒池肉林玩樂,發明瞭炮烙的酷刑。

西周幽王寵愛妃子而不關心國家和百姓,並且任用奸詐乖巧、善於阿諛奉承、貪圖財利之人。秦二世也是個殘暴之君,所用刑法極為嚴苛。西漢末年的靈帝等昏庸無能,只知享樂。

待到東漢末年,宦官和外戚爭權,軍閥割據,導致民不聊生。而晉朝末年王公貴族們生活奢侈,揮金如土,統治腐敗,人民苦不堪言。隋朝煬帝即位後,則濫用民力,大興土木和戰事,社會矛盾加劇。

及至唐末,藩鎮之間混戰不斷,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朝廷內部矛盾重重,皇帝平庸無能,大唐帝國終於走向了分裂。

元末順帝才智平庸昏聵,大臣驕奢欺壓百姓,社會矛盾十分尖銳。明末的崇禎皇帝,雖有心整治朝綱,怎奈積重難返,當時的社會秩序十分混亂,農民起義不斷。清末西太后專權,朝政日益腐敗,加之外族侵略,戰事頻繁,終至滅亡。

可以說,正是這些末世之君的不行仁德之政,不順天意,才招致上天的警示。

末世之君的不行仁德之政,不順天意,才招致上天的警示。
末世之君的不行仁德之政,不順天意,才招致上天的警示。(繪圖:志清/看中國)

天災正是上天對人不遵循天理的警告與懲罰。當這些殘暴、昏聵、平庸、不施仁德的君王無視上天的警示時,他們亡國的命也最終無可避免了。而歷代賢明仁德之君往往能將天災視為上天對自己的警示,並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反省,進而修正自己的錯誤。

責任編輯: 夏琴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