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日本上千年「花見文化」賞梅才是主流(組圖)

 2021-02-23 17:4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日本古代所謂的賞花是以賞梅為主流,隨著時代變化,才以賞櫻為主流。
日本古代所謂的賞花是以賞梅為主流,隨著時代變化,才以賞櫻為主流。

日本東京鐵塔旁的芝公園有一片被稱為「銀世界」的梅園,近日春暖花開,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日本古代所謂的賞花是以賞梅為主流,隨著時代變化,才以賞櫻為主流。

東京鐵塔旁芝公園的梅園約有70多棵梅樹,園方在樹上標示品種名,白梅有白加賀、八重野梅、南高、長束等;紅色的有鴛鴦、鹿兒島紅;粉紅色的有見驚。梅林間立著一塊刻有「銀世界」3字的石碑,目前白梅盛開,如同一片銀世界,花瓣冉冉飄落時,相當浪漫。

東京鐵塔旁芝公園的梅園約有70多棵梅樹,目前白梅盛開,如同一片銀世界,花瓣冉冉飄落時,相當浪漫。
東京鐵塔旁芝公園的梅園約有70多棵梅樹,目前白梅盛開,如同一片銀世界,花瓣冉冉飄落時,相當浪漫。

芝公園的梅林原本位於東京西新宿三丁目的梅林,江戶時代(1603-1868年)稱為「梅屋敷銀世界」,明治時代末期(約1908年)遷至此地。梅園規模雖難以和日本3大名園之一的茨城縣偕樂園梅園相比,但位於水泥叢林的東京市中心,實屬難得。

梅原產地是中國,有一說梅是彌生時代(西元前3世紀至西元3世紀)經由朝鮮半島引進日本。另有說法指約在奈良時代(710-784年)由遣唐使從中國引進日本。

奈良時代王公貴族賞花是以賞梅為主流,而非賞櫻。王公貴族辦賞花會,邊賞梅花邊吟詩,洋溢優雅的氣息,這成了現代人所謂花見(賞花)文化的起源。

奈良時代王公貴族賞花是以賞梅為主流,而非賞櫻。
奈良時代王公貴族賞花是以賞梅為主流,而非賞櫻。

日本現存歷史最久的詩歌總集「萬葉集」收錄4至8世紀之間4500多首長短詩歌,其中詠梅詩有110首,詠櫻詩43首。2019年4月1日,日本公布5月1日即位為日皇的德仁新年號是「令和」,典故就是取自萬葉集詠梅詩的「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熏珮後之香。」

古代的日本人起初並非以賞花的心態對待櫻花,而是將櫻花樹當成神聖的樹,是祭拜對象。櫻的日文發音sakura,sa是指田神;kura是指神明安座之處,櫻花是春天神明從山上來到民間暫時棲身之處,櫻花盛開象徵神明降臨,民眾齊聚獻上酒、食物祭神。

到了平安時代(794-1192年),賞花變成以賞櫻為主流,據說是因為「學問之神」菅原道真894年廢除遣唐使制度,開始發展屬於日本自己獨特的文化。平安時代初期的「古今和歌集」當中,詠櫻的詩歌有70首;詠梅的詩歌僅18首,可看出賞櫻的風氣較盛。

日本上千年「花見文化」賞梅才是主流
有文字記載的日本最早賞櫻會是嵯峨天皇所主辦。(以上圖片來源皆為:中央社/楊明珠東京攝)

有文字記載的日本最早賞櫻會是嵯峨天皇所主辦。840年編撰的「日本後記」記載,喜愛清水寺地主神社櫻花的嵯峨天皇(在位809-823年)於812年在神泉苑舉辦賞櫻會,之後貴族也流行舉辦。

櫻花宴型態的賞櫻會始於安土桃山時代(1573- 1603年),是戰國時代武將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掌握中央政權的時代,豪華賞櫻宴以豐臣秀吉於1594年舉辦的「吉野賞櫻」、1598年舉辦的「醍醐賞櫻」最有名。

日本一般平民在櫻花樹下飲酒作樂賞花的風氣始於江戶時代。江戶幕府第8代將軍德川吉宗(在職1716- 1745年)營造平民賞櫻的環境,包括1720年下令在東京淺草墨田川堤、飛鳥山大規模種櫻花樹,也鼓勵民眾多在農村種櫻花樹。

責任編輯: 一帆 来源:中央社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