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壞賬猛增。(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12月29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中國銀行業壞賬猛增,不良貸款率已接近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值,即便如此,中國社科院的研究認為,銀行業利潤畸高,可向實體經濟讓利近萬億元。
根據中國銀保監會最新的數據,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不良貸款達2.84萬億(人民幣,下同),不良貸款率為1.69%,此數據與中國在2009年第一季度2.04%的不良貸款率非常接近。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機構和學界一直認為上述數據含有水分。
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曾於今年8月表示,預計2020年中國銀行業將處置3.4萬億元的不良貸款,而且2021年將面臨更大數額。
目前中國銀行業主要通過以下手段處置不良資產:清收、核銷、將不良資產重組出售以實現債權轉股權、資產證券化融資等等。這類工作通常由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接手。
12月17日,為應對武漢肺炎疫情下企業貸款違約激增而引發的銀行壞賬攀升問題,中國銀保監會批准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業。這是中國近20年來首次新增全國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Company, AMC)。
1999年,中國國務院批准成立信達、華融、長城、東方四家全國性金融資產公司,分別處置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四大國有商行的不良貸款。
今年11月,中國的「工農中建」四大行以及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其它12家銀行都被金融穩定理事會列入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巴塞爾委員會的《巴塞爾協議Ⅲ》、金融穩定理事會的總損失吸收能力監管框架(Total Lost Absorb Capability,TLAC),以及12月3日中國央行和中國銀保監會聯合發布的《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都對這類銀行做出嚴格的業務能力和風險吸收能力的要求。
據《路透社》12月27日報導,中國銀行業將面臨的巨額壞帳會減少投資者們對銀行業的興趣,從而導致中國銀行業面臨融資困難。若要符合金融穩定理事會所設立的要求,到2024年底中國四大行將面臨4.7萬億元的吸收損失債務缺口。
根據國際金融業標準和中國金融監管部門對銀行業的監管要求,中國的銀行將急需注入大筆資金作為不良貸款準備金以防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而籌資困難會讓武漢肺炎疫情期間本就利潤銳減的銀行業面臨雪上加霜的困境。
不過即便如此,中國銀行業仍然是「高盈利、高薪酬、高納稅」的三高行業,高薪酬和高納稅的支撐是高盈利。金融業的高盈利主要來自銀行,銀行的高盈利背後不合理成分,主要是住房抵押貸款利率缺乏競爭,以及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主導的基礎設施建設過度依賴銀行信貸。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斌撰文認為,通過消除高盈利背後的不合理成分,銀行可以向實體經濟部門讓利近萬億,同時能夠緩解地方債務壓力和降低銀行不良貸款風險,金融行業的效率也會改善。
大量依賴銀行貸款從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方式形成了地方政府和商業銀行之間的「雙贏遊戲」,地方政府獲得了大量資金,商業銀行獲得了高額利潤。但是,所謂「雙贏遊戲」潛藏了巨大的系統性金融風險。
推進改革會帶來銀行對其它部門讓利接近1萬億元,2019年商業銀行的整體淨利潤接近2萬億元,讓利部分會分攤到銀行盈利、薪酬和稅收多個方面,銀行業仍能保持相當水平的盈利。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