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臨溪而坐好彈琴,那真是不可多得的人生之大樂。(圖片來源:Pixabay)
偶坐秋山靜,來學世外人。清溪鳴濺濺,可以洗凡塵。
此地山中並無什麼特別的景致,除了一道山溪。沿溪而行,一來不會迷路,二來,聽著澗水的聲音,一路都不覺寂寞。特別是,在此清秋時侯,人間褪去暑氣的烘托,山中亦格外清淨,唯有流水的聲音,清亮如歌。
在山中行經之處,不知什麼人用了一整棵樹橫於溪上,橫木中間,上有綠蔭如蓋,下有流水清波,這很像西方傳說中精靈們的休憩之處,而當精靈們出現的時候,當有千年老藤如帷幔垂下,黎黑的一段枯木也瞬間開滿了大朵大朵艷麗的花。
再往前走,有一方大石橫在溪間。臨溪而坐,看山聽水。偶有枯葉或一段枯木從腳下流過,我會目送它一程,曲曲折折,直到看不見的地方——這樣的時光,最是愜意不過。
此處與我來的地方只有三十分鐘的路程,卻儼然世外。雖然這裡實在不能與中土相比,東嶽的氣派,蜀山的深幽,燕山的蒼茫,在這裡全然不見半點意思,但是,卻可以飽聽一回溪水的聲音,洗耳,洗心,煩襟頓開。
我喜歡看水中圓潤的石頭,每一顆都不一樣,我觀察它們的樣子,如卵,如餅,如山,如玉,一如形形色色眾生相,卻個個都洗脫了塵俗氣。秋光下,返照中,亂流明滅,與水底的石頭金碧設色,宛如一個琉璃大寳的世界。想來他們中大概也有當年補天之遺才,不知何年何月流落此處,偏得一溪活水千年沖洗,日夜砥礪,竟也自成一番靈境,可謂遊歷於人間,卻不汩沒於紅塵。人生在世,若能活出這樣的境界,該有多好。
臨溪而坐,時有山風吹過,是另一種好處。古人臨溪而坐好彈琴,或彈流水,或彈松風,琴聲峻急,與水相亂,意之所到,隨手而彈,那真是不可多得的人生之大樂。我雖只是枯坐此處空想一番,竟也能體會到那種快樂,這真是一件奇怪又奇妙的事。手中無琴,心中有琴,流水潺潺,松風泠然,草木搖落,山鷹盤桓,盡入我耳,又入我心,所謂心開萬籟,殆無過乎!
我來的時候已是下午,所以停留了並不甚久,便已夜幕四垂。回去的路上,望著前方山下的燈火,如晝,如市,如海。我一邊向著山下而行,不久,也將隱沒在那一片燈山火市之中,一邊卻好像還在溪濱徘徊,猶聞水聲在耳,清清澈澈,猶見水底細石,斑斑駁駁。我想這條溪谷應該有個名字,或者就叫洗塵谷吧,雖然俗套了點,但可以提醒我,遊歷在人間,卻不汩沒於紅塵。
本文為榮譽會員專刊內容,歡迎您加入榮譽會員後繼續閱讀。榮譽會員每年享受24期《看中國會員專刊》。圖文並茂,設計精美,至尊專享。

如果您已是榮譽會員,請登入後,刷新本文即可閱讀。
您也可以單獨購買這一期專刊,閲讀這一期所有内容。單期半月刊售價$3.99(原價$4.99)。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