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習近平到吉林參觀四平戰役紀念館(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0年8月10日訊】美中能否開戰?是近來人們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近幾個月來,美中兩國在南海、臺灣海峽,不斷的搞軍演展示自己的軍事實力;你美國飛機到我廣東、上海上空偵查,我中共飛機就到臺灣上空去騷擾;在輿論上胡錫進之流也在不斷的打著口舌戰,把戰爭的氣氛推向高潮。從表面上看,似乎戰爭一觸即發。
那麼中共真敢開戰嗎?我認為不太可能,最起碼近階段不可能。為什麼?因為打仗都是為了勝利,而不是為了失敗。那麼一場戰爭勝利的要素是什麼?那有朋友一定會說:那還用問,一定是軍事實力了。是的,軍事實力的強弱是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但不絕對。在國內外的戰爭史上,也有不少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例。
我們舉個例子:二戰期間,日本在攻打中華民國首都重慶的最後一道門戶時,進行了一場極其罕見的又極其殘酷的戰役,叫石碑保衛戰。這場戰役就是國軍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打敗了日軍,給全世界留下了戰爭史上的典範。
也就是說,決定一場戰爭勝利除了軍事實力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這在中華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中,老祖宗們早已告訴了我們:那就是天時、地利、人和。誰能把握住了這三點,勝利的天平就會倒向誰,而人和又是這三者之間更為重要的一環。
我們都知道,中華民國主席蔣介石在1931年7月23日,發布的《告全國同胞一致安內攘外》一文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內」是九一八事變後民族危亡之時國民政府的基本國策。「安內」是以「剿共」為中心,是圖存禦侮的策略。
1936年12月12日在中共幕後的指使下發生西安事變,東北軍張學良、西北軍楊虎城發動軍諫,扣押了蔣介石,迫使蔣介石與中共達成協議,從而放棄先安內後攘外政策。
因為蔣介石是一個有信仰、講傳統的人,他不會向中共那樣出爾反爾,背信棄義。所以一旦簽訂了協議,就要履行。正是由於這一點造成了蔣介石養虎為患,最後反被惡虎咬傷。
蔣介石為什麼要講「攘外必先安內」呢?其實就是人和的問題,中共不除,就不會有一個上下統一,堅定一致的的信念,就如同一盤散沙,相互干擾、相互制約是無法打贏戰爭的。所以蔣介石與日本這兩虎相爭後,坐收漁利的還是中共流氓。
以上所舉的例子就是想告訴大家,習近平要想跟美國開戰,沒有一個安定、統一的環境和人心,那是無法打仗的。即使勉強開戰,無論勝負,那坐收魚利的一定是他人。這一點習近平很清楚,所以美中開戰,最起碼在短期內是不可能的。我們可以看到中共的那些戰狼們,一開始都是氣焰極為囂張,狂妄至極,當美國真正強硬起來的時候,這些人馬上就慫了。近來中共外長王毅和外事辦主任楊潔篪接連發聲,要求與美國「坦誠對話」,王義宣稱「拒絕脫鉤」,楊潔篪則要「堅定維護」中美關係。看到主子都蔫了,那些小粉紅們緊跟著也都啞了。
那麼在當今的中國,誰極力贊成美中開戰呢?我認為有兩大群體:1,是絕大多數的老百姓。2,是江澤民、曾慶紅以及反對習近平的那些人。老百姓的贊成是希望美國把中共這個邪黨滅掉,讓中國進入一個享有民主、自由的國家;而那幫人的贊成是想借戰爭的機會推翻習近平,由他們上臺來掌控中國,繼續欺壓百姓,作威作福。
習近平不傻,他能看不出這些嗎?所以攘外必先安內對習近平來說是必需的。如今習近平最大的敵人不是美國,而是國內江澤民、曾慶紅等惡勢力。要想解決這些問題,習近平必須要向美國服軟,退讓,這是他的決策。也就是說,美中開戰就目前來看幾乎是不可能的。
無論美中這場戰爭打與不打,在此我們可以肯定的說一點,只要習近平不能夠下決心推翻共產黨,無論怎樣,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的,最終的結果都將在天滅中共中跟隨著中共一起覆滅。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